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关于周总理的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相关部门领导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九点开始,到中午还没有结束,周总理就留大家一起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根本没有总理的架子。和他一起吃饭,就好像大家都是一个家庭的普通成员,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很多人的头脑中,节约意识渐渐淡化了,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的现象不为鲜见。有些人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过去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中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条件和环境改变了,再提倡这个就不合时宜;也有些人认为,是否艰苦朴素是个人生活的小事,吃点、喝点、玩点无碍大局,没有必要看得那么重,要求得那么严;还有些人认为,时下人们生活讲质量、吃穿讲档次,国家也提倡和鼓励消费,“慷慨花钱”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这些认识、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取的。
崇尚俭朴、反对奢华、艰苦奋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和克敌制胜的法宝。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中央领导人吃的是粗糙的小米饭,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住的是简陋的窑洞,他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人身上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我国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的。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仅在革命战争岁月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需要坚持,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需要坚持。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进行长时期的奋斗。即使在我国实现了小康,富裕了,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也不允许坐享其成,奢侈浪费。
“节约虽有限,万合是十石,细流成江河,冲破东海岸。”节约是强大力量的储蓄!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如果骄奢淫逸成风,享乐主义盛行,就没有希望。
1.聚沙成塔,积少成多。铺张浪费不但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损失,也会给国家带来损失。
2.在浪费的同时,是否想到地球上的资源正在减少?当需要的某种资源缺少而无法提供时,你还会浪费吗?
3.在自己节约的实践活动中要逐渐认识到,节约活动本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你要爬,就要爬到顶峰,否则一摔倒就要跌到深渊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