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三:业务技能熟练。江湖气十足,酒场上妙语连珠来者不拒,牌桌上花样百出样样精通,业务工作主要内容就是陪着经销商吃吃喝喝,洗头按摩,麻将赌博——做客情。
行为四:善于双赢。帮经销商向公司哭穷,要政策,甚至帮经销商冲货,截留促销品,最后经销商赢得销量和利润,业务员得到业绩奖金,认为这才是双赢。
行为五:大智若愚。围着经销商转,天南海北地闲聊,跑前跑后地帮小忙,但就是不讨论市场下一步怎么做,不掌握经销商的库存,不帮经销商分析市场、策划市场方案,对经销商的出货价格、下线网络等更是一无所知。
显然上述两类业务人员在经销商管理工作上都不会取得好结果:极左派会只顾压货而没有服务,经销商甚至会对厂家(业务代表)产生轻视、怨恨的情绪(厂家不负责任,老是让我多进货,卖不动他们一点也不管);极右派与经销商私人关系倒是不错,但对经销商的管理只停留在“讨好”客户的层面。最终两种做法都是殊途同归的结果。
结果一:厂家业务代表的市场工作仅限于经销商拜访,对经销商下线市场的网络、库存、价格等一无所知,市场完全被经销商反控。
结果二:厂家的各种终端促销资源完全交给经销商执行,没有辅导,没有监控,导致促销不能有效落实,终端表现无法提升。
结果三:不能有效制止经销商的冲货、砸价等恶意操作,市场价格秩序混乱。
2.厂商之间的关系到底该如何定位
我多次在培训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学员的回答大多是——厂商之间是“鱼水关系”、“夫妻关系”、“双赢关系”,甚至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个老总级别的学员回答“经销商是厂家的衣食父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呸!简直神志不清!
中国营销30年的现实告诉我们,厂家对经销商不仅要积极服务大力扶持,更多时候应该是六个字:“斗智”(引导经销商按厂家市场策略行事),“斗勇”(制裁恶意操作、不听劝阻的客户),甚至“斗狠”(对恶意扰乱市场、拖欠货款的客户要及时坚决取缔乃至诉诸法律)。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一直都是互相仰仗又互相利用,互相扶持又互相提防,既有鲜花美酒红地毯,也有皮鞭镣铐狼牙棒,间或上演凌迟剥皮的悲剧冲突。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