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促销策划(9)
确定参与条件即确定参与促销活动对象的资格。如优惠券对购买额达到一定量的消费者发放;免费赠品对集齐一定包装的消费者发送;样品赠送给符合特定条件的对象。
5.确定营业推广活动的时间
营业推广活动时间的确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举行活动的时机。要考虑时机的选择如何能提高促销效果。
第二,活动持续的时间。活动持续的时间太短,信息传达面有限,可能使许多目标顾客来不及接受促销的信息;而促销活动持续的时间过长,又会使消费者的兴趣下降,甚至对产品的品质与品牌产生怀疑。
第三,举办活动的频率。科学地确定促销活动的频率,通常要考虑销售促进目标、竞争者的促销表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反应、活动本身持续的时间和效果、促销的整体计划等因素。
6.作出营业推广费用预算
营业推广费用通常包括两项:一是管理费用,包括印刷费、邮寄费、对推销员的教育和培训费等;二是诱因成本,如赠品费、优惠或减价的成本、兑奖成本等。对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来说,确定预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该项营业推广活动所需费用的落实;同时也是为了找到促销成本和促销收益的收支平衡点。这样,活动组织者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对整个促销活动过程的控制,保证最低销售量的实现。
最低销售量的计算公式为:
最低销售量=非促销期间的正常销售量×正常边际利润促销期的边际利润
7.确定其他条款
为了保证营业推广活动顺利进行,还要制定除以上内容以外的一些条款,如奖品兑换的具体时间、优惠券的有效期限、竞争活动的游戏规则、中间商的付款期限等。
8.形成营业推广企划案
营业推广活动的组织者在对以上各项内容作出确定后,还要按一定的格式将其文案化,形成企划案。营业推广企划案是企业组织营业推广活动的行动纲领,是执行者的行动准绳,也是管理者检查评估的依据。
五、营业推广的试验、组织实施与评估
营业推广方案形成以后,就要组织实施,并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
1.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商品供应的准备;促销人员的准备;零售网点的协作准备;资料的积累与收集,包括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组织相关活动的资料等;有关活动规则的确定;奖券奖品(赠品)的准备;管理工作与辅助支援工作,如公证与项目审批等;活动日程安排;必要的应急计划。
2.实施前的检验、预试
制定了推广方案之后,为确保方案的科学性、效益性和可行性,在付诸实施之前,必须首先对其进行检验、预试。检验和预试的内容主要为:促销工具的选择是否有效?创意能否为目标顾客群所理解?整体促销内容和形式是否违反法律和政策规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