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9)
2.辐射防护措施
(1)放射性物质表面去污
①去除污染的一般原则。
原则一:要选择合理的去污方法。一般的去污方法有浸泡、冲刷、淋洗和擦洗等,它们均可在常温下进行。
原则二:要尽早去污。
原则三:在去污过程中要防止交叉和扩大污染。
原则四:要配制合适的去污试剂。
原则五:去污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去除大面积污染时,企业应划出“禁区”,严禁任何人随意出入。
②体表去污。
对体表进行去污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洗涤剂,不能采用有机溶剂(乙醚、氯仿和三氯乙烯等)和能够促进皮肤吸收放射性物质的酸碱溶液,以及角质溶解剂和热水等。员工一般可用软毛刷刷洗皮肤,操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
(2)防护外照射
外照射是指放射源在人体外,射线对人体产生的照射。外照射防护法通常有三种: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①时间防护。
时间防护就是以减少工作人员受照射的时间为手段的一种防护方法。减少受照射时间的方法有:提高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采用自动化操作。
②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是指
使用一定长度的工具进行操作,如长柄工具。当然,长柄操作不能像用手直接操作那样自如。为使操作准确无误,又能尽量缩短操作时间,这些工具的柄也不能过长。员工在进行适当的训练后才能正式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操作。
③屏蔽防护。
选择何种屏蔽材料及材料的厚度取决于辐射类型、辐射强度及屏蔽外面允许的剂量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