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2)
(1)振动对工作的影响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因其强度、频率、方向及作用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人体内不同系统对振动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局部振动能引起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的障碍及其他各系统不同程度的机能改变;全身振动能引起前庭器官、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植物性神经功能等的一系列变化,并使人产生疲劳、劳动能力减退等主观感觉。
无论是局部振动还是全身振动,振动对人体作业效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的动作控制力的减弱,尤其是对四肢、头部和眼球的控制能力的影响。人在作业时必须努力去克服由振动造成的控制运动困难。
(2)振动控制
研究振动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振动源,或减小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企业通常采用以下几条途径来控制振动:
①减少或消除振动源。这是减小振动危害最根本的措施,具体包括:改进生产工艺过程、改进振动工具、采取隔振措施。
②限制接触振动的时间。
③个人防护,如使用防振手套、防振鞋等。
4.噪声及其控制
噪声是指引起人们不愉快的声音。它妨碍说话,影响信息传递的清晰度,严重时会引起耳痛,损伤听力。从物理学意义上讲,噪声是指那些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无规律的杂乱混合的声音;从卫生学意义来讲,噪声还包括那些不需要的、强度过大的声音。噪声会使人产生反感、厌恶感和疲劳感,并使人们的工作效率下降。
(1)噪声对工作的影响
噪声对工作的危害在于它影响听力或者干扰听觉信号辨别,同时引发生理、心理效应从而影响操作者的知觉水平和信息传递。影响具体表现为:
①高频噪声(大于2000赫)对操作干扰比低频噪声干扰更大。
②持续稳定噪声强度大于95分贝时,可使操作者水平降低。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