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时的口才艺术
辩论,是参与谈话的双方,就同一问题,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针锋相对地论争。在论争中通过质疑、诘难和驳斥等手段揭露对方的矛盾,从而占据优势,确立自己的论断,最后,取得正确认识,肯定共同的见解。辩论的作用在于探求真理,明辨是非,正如马克思所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
要想在论辩中取得成功,必须做到情与理的密切结合,综合运用、交替转化。没有情感的配合,只是说些抽象的道理,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及共鸣,难以使人折服。
在情理结合的基础上,辩论中还有很多可以随机发挥的口才技巧,只要能够灵活地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辩论的过程中,就一定能够成为辩论中的赢家。不过,辩论与谈判一样,决不能把现实的功利当作胜负的唯一标准,那样的评判未免有失偏颇。
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让对方心服口服,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有针对性地掌握在辩论这个特殊的场合中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
用声音买味道——让对方自相矛盾
一个商人自夸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又吹嘘自己的盾坚不可摧。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样呢?那人哑然。
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对方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某些悖论,借用原话,指出其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对方的论点就不攻自破了。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能像上逻辑课那样,指出对方的逻辑错误,也没有必要那样做,因为如果都这样就会影响人际关系。但是如果遇到诡辩的时候,反驳对方时,能够将逻辑与机智融为一体,便会使反驳更加有力、更加有趣。
有一天,古希腊的文学家欧伦斯庇格去饭店用餐,店主的牛肉没烤好,可是他很饿了,店主这时建议说:“谁要是等不及正餐,就可以随便先吃点现成的东西。”于是,他就吃了不少干面包。
吃饱之后,他坐到烤肉炉边,等到肉烤熟后,店主请他上桌就餐,他随意回答说:“烤肉的时候,我闻味儿都闻饱了。”说完之后就躺在炉边打起盹来。最后,当店主来收烤肉钱时,欧伦斯庇格因没吃烤肉,而拒绝付钱。店主则说:“掏钱吧!你不是说你闻肉味儿都闻饱了吗?所以你应与吃肉的人付一样多的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