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成就出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章 人无自信不成功(11)(2/2)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36年曾经预言,一个天体发出的电磁波在到达地球前,如果遇到另一个质量很大的天体时,会因后者的巨大引力而发生弯曲,形成一个光环,后来人们将其称之为爱因斯坦环。为了探索和揭示爱因斯坦环的神奇奥秘,人们一直在努力。半个世纪之后,1988年,美国科学家终于在海斯塔克天文台对狮子座射电源mgll3l+0456的天线阵的观测中,发现了第一个爱因斯坦环,第一次向人们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

    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人们继续探索的信心。1991年1月,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发现了第二个爱因斯坦环,并且发现,其电磁波源是一个距地球28亿光年的明亮的蓝色类星体,它与地球之间有一个星系,其质量约为太阳的3000亿倍。这一发现使人们观察宇宙的视野大大拓宽。紧接着,在同年7月,澳大利亚天文学家戴维·琼斯领导的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第三个爱因斯坦环,也是最亮的一个环。发现和研究爱因斯坦环对于了解宇宙,特别是计算宇宙的大小和年龄具有重要意义。爱因斯坦环的证实,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如果说,爱因斯坦环当初所说只是一个预言,需要用观察实验加以证实的话,那么,激励人们生生不息、创新不止的动力,正是“爱因斯坦环”这一伟大的预言。因为这一预言极大地拓宽了人们探索宇宙的思维视野,拓展了人们创新思维的广阔空间,开辟了人们创新思维的新领域。要学会创新思维、取得创新成就,除了有梦想和敢于质疑外,还要有执著的创新进取精神。

    创新需要,而伟大的能使人们的创新思维从有限扩展到无限。

    例如,一个数学猜想,就激励着无数人锐意进取、执著创新。18世纪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他在研究数学时发现,许多大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如:8可以写成3和5之和,100可以写成3和97之和等等。于是哥德巴赫做出这样一个命题设想: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对自己提出的这一观点能否成立,无法做出精确的数学证明。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在给彼得堡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了这一个大胆的命题设想,并希望得到他的证明。然而,欧拉也不能对这一命题加以证明。于是,这个数学难题便被人们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并被简化为“1+1”:一个偶数=一个质数+另一个质数。

    二百多年来,许多数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在向“哥德巴赫猜想”冲刺的接力赛中,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率先成功地证明了“1+2”,这一证明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但“哥德巴赫猜想”至今仍然是数学王冠上一颗期待人们去摘取的璀璨明珠。

    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代又一代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满怀地去探索,表现出了非凡的创新进取精神,这是一种激励人们探索数学奥秘的创新精神,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