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大全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照亮心灵的人(16)
    照亮心灵的人(16)

    在这一年里,我学完了数学、拉丁语语法,阅读了恺撒的《高卢战记》的前三章。德语的学习,得益于莎莉文老师的帮助,我阅读了席勒的《钟之歌》和《潜水者》、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弗雷格的《菲特烈大帝统治时代散记》、里尔的《美的诅咒》、莱辛的《米娜·封彭尔姆》以及歌德的《我的一生》。从中我获得了极大的愉快,尤其是席勒美妙绝伦的抒情诗、菲特烈大帝丰功伟绩的历史以及歌德的生平记述,这些经久不忘。《哈尔茨山游记》让人回味无穷,其中人见人爱的诙谐幽默随处可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蔓藤遍布的山冈;阳光下潺潺流动的小溪;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荒蛮地区,还有童话中的灰姑娘——只有在感情和喜好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时候,才能孕育出如此引人入胜的篇章。

    这一年有一段时间,吉尔曼先生教我英国文学。他和我一起阅读《皆大欢喜》、贝尔克的《调停美洲的演说》、麦考利的《塞缪尔·约翰逊传》。吉尔曼先生文史知识渊博,讲解得出神入化,我学起来兴趣盎然,机械背诵和记笔记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伯克的演说在我读过的政治杰作中最发人深省。我的心也在那个动荡的岁月中激荡不已,两个敌对国家的许多重要人物似乎就站在我的面前。伯克的雄辩风采,宛如滔滔巨浪,连绵不绝。他预言如果坚持敌对,最终得益的是美国,而英国只能收获耻辱和失败。我一直困惑不解的是,英国的乔治王和大臣为什么对伯克的预言置若罔闻。伯克在党内陷于孤立无援的处境,而许多人民代表也不支持他的观点,这是让我为之扼腕叹息不止的。如此伟大的真理、宝贵的思想和智慧的种子,竟然沦落在愚昧与腐朽的草堆里,确实令人惋惜。

    麦考利的《塞缪尔·约翰逊传》也饶有兴味,但风格迥异。这个孤独者在克鲁勃大街受苦受难,却还一心慰藉那些卑微、贫穷的劳苦大众,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为他的成功兴高采烈,翻到他的过失部分则避而不看。我根本就不惊异他有过失,而是感叹他竟然没有因为这些过失而精神不振。麦考利才华横溢,他笔锋犀利深刻,能化腐朽为神奇,我钦佩得五体投地,然而有时我也对他的自负深恶痛绝。还有我常常审视他那因为迁就实用而牺牲真理的做法。这和我对德摩斯梯尔的崇敬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