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经历(3)
我从美洲带去了几件古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一件石棉做的钱包,它是经过烈火纯化的。汉斯·斯隆爵士听说了这件事,邀请我去他家。在布罗姆伯里广场他的住所里,我欣赏了他所有的古玩,他表示希望能够把这个石棉钱包也收进他的收藏库里。为此他愿意付给我很大一笔钱。
在我们的房子里还住着一位年轻女子,她是经营女帽生意的商人,在修道院街有一家门面。她受过贵族式的教育,风度高雅,头脑敏捷,说话风趣。拉尔夫每天晚上都给她朗读剧本,这样她俩的关系逐渐亲切。不久她搬到另外一个住所,拉尔夫随她一同离去,他们同居了一些时候,但是由于拉尔夫仍然没有职业,她的收入又难以维持他俩和一个孩子的生活,所以他就决定离开伦敦,去试着做乡村教师。
他干这种不相称的职业真可以说是大材小用,但相信以后前景会好起来。当时,他不想让人家知道他曾经干过这样卑微的工作,所以就改名换姓,采用了我的姓氏,这真使我感到荣幸。不久以后我接到他的来信,告诉我他住在一个小村庄里,我想可能是波克夏,在那里他教十一二个孩子读书和算术,每个孩子每周付的学费是6便士。他要我替他照顾t夫人,并盼我经常给他写信,上面写明寄给那地方的小学教师富兰克林先生收。
他没有中断写作,那时还在创作一首史诗。他把其中几个篇幅很长的片段寄给我,让我提出批评意见。我只得不时地按照他的要求写信过去,同时又很巧妙地对他进行劝阻。当时恰逢班杨的一篇《讽刺诗》刚发表,我抄了其中的一部分寄给他,这首诗尖锐地指出那些毫无希望地追逐诗神的人是在干一件蠢事。但是这一切努力都属徒劳,他的诗照寄不误,无休无止。
与此同时,t夫人生意清淡,这是因为拉尔夫的原因,她失去了许多朋友和客户,生活日益困难。她因此情绪黯淡,经常把我找过去,向我借一些钱以救燃眉之急。慢慢地我就喜欢与她来往了,由于这时候我不受宗教戒律的约束,于是利用她目前对我的依赖,我就试图与她发生关系(这是我人生中的又一个错误),可是被她严词拒绝了,而且还把我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拉尔夫。于是我们俩人的关系就此破裂了。当拉尔夫回到伦敦时,他告诉我他认为我已经勾销了过去对他的一切恩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