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大全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语言的突破(7)
    语言的突破(7)

    在我中西部的一个班级里,乔·哈弗斯蒂第一晚就站起来信心十足地说,他不以做一名房屋建造商为满足,他要做“全美房屋建造协会”的代言人。他最想做的是,能在全国上下奔走,告诉人们,他在房屋建造业中遭遇的问题与获得的成就。乔·哈弗斯蒂真的说到做到,他是那种让老师高兴的学生,有着对理想狂热的追求。他想讲的,不只是地方性的问题,同时还包括全国性的问题。对于这个想法他没有三心二意,他详尽地准备自己的讲演,认真地练习,从不耽搁一次上课,哪怕是遇上他一年里最忙碌的时节,也一丝不苟地按照学生的要求去做。结果他进步神速,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两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成了班上的佼佼者,被选为该班班长。

    约一年后,在弗吉尼亚州的诺佛克主持该班的教师这样写道:“我已经完全忘了俄亥俄州的乔·哈弗斯蒂了。直到一天早晨,在我用早餐的时候我打开《弗吉尼亚向导》,其中赫然有幅乔的照片和一篇称赞他的报道:前一天晚上,他在地区建造商的盛大聚会中发表演讲。这时的乔,岂止是全国房屋建造协会的发言人,简直就是会长!”

    因此,要想成功,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有强烈的保持热忱,有坚强的毅力翻越高山;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当凯尤斯·恺撒由高庐而来,穿过海峡,带领他的军团登陆现在的英格兰时,他是怎样让自己的军队成功的呢?非常聪明的方法:他把军队带到多佛海峡的白垩悬崖上,让士兵们望着脚底两百尺下燃烧的船只——置身敌国,与大陆的最后联系已经没有了,用来退却的工具被焚毁,留下来惟一可做的事只有:前进!征服!恺撒和他的军团就这样做了。

    这便是不朽的恺撒精神。当你要去征服面对听众而产生的恐惧的时候,为什么不把这种精神变成自己的精神呢?把任何一点的消极思想都扔进熊熊的火中,而且把身后通往踌躇的大门,紧紧关上。

    四、把握每一次练习演讲的机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我在一百二十五街青年基督协会所教授的课程已经有了改变,不再是当年的样子。每年都有新观念加入课程,旧思想被淘汰出去。但是,有一点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每个学生至少站起来在同学面前讲演一次(很多时候都是两次)。为什么呢?因为不当众说话,谁也不可能学会在众人面前讲演。就好像一个人不下水,就一定学不会游泳一样。你就算把有关当众讲演的著作都读遍,包括本书,却依旧开不了口,那也是没有用的。本书只是指引,你得有实践才行。

    当有人问萧伯纳是怎样学得气势逼人的当众演讲经验时,他说:“我是以自己学会溜冰的方法来做的——我固执地一个劲儿让自己出丑,直到习以为常。”年轻时,萧伯纳是伦敦最胆小的人之一,常常在走廊里徘徊20分钟或更多的时间,才能鼓起勇气去敲开别人的屋门。他承认很少有人像他这样仅仅因为胆小而痛苦,或者深深地为它感到羞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