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思维不仅将事情简单化了,也绝对化了,殊不知,大多数事情都不是用一个公式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果最后走到了两个极端,就是这种思维的通病。
一、神秘的阴阳鱼
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模式常常把人界定成好坏两种,同时把人的善恶忠奸脸谱化。历史人物被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分成好人和坏人、君子和小人,仁君和暴君、明君和昏君,或者忠臣和奸臣、清官和贪官。
某个电视台近日播放了一期儿童访谈节目。节目当中,有一个节目是考察孩子们的观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电视台演播大厅的大屏幕上先播放了一段录像,录像上是一段事先录制好的公共汽车里拥挤的场景,其中一个隐藏得很好的男青年在人群中偷走了一个老太太的钱包。大屏幕最后定格在现场几个主要人物的头像特写上,然后主持人就一个个地要求参加节目的小嘉宾猜哪一个人是小偷。
这个节目的立意本来是很好的,但是由于摄像的问题,某些细小的环节一般人根本无法注意得到,不要说孩子,很多在场的成年人看过录像后也是一头雾水。结果一轮提问下来,竟然没有一个孩子答对,大多数孩子竟然都很一致地选择了一个无辜的人是小偷。
“你为什么要选择那个哥哥呢?”主持人好奇地问一个孩子说。孩子搔了搔头说:“因为,因为他太难看了。”
因为太难看了,所以就是小偷——这个孩子的想法是很典型的一种思维方式。
长得好看的就是好人,长得难看的就是坏蛋,这种想法的本质在于非此即彼的两极化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下万物皆可分阴分阳,阴和阳的两个极端的相互转化和斗争,包含着宇宙间一切真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