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节 宽容体谅 才是德(3)(2/2)
    这是一个突破,更是一种思想上的转折。从这个时候起,更多的人开始不仇恨富有者,而是去思考如何发家致富,并开始付诸行动。

    很多人加入到了创业的洪流之中,其中的很多穷人开始变得富有。记得有一个故事,说一对父子在路过一个高级宾馆的时候,看见了一辆漂亮的宝马轿车。儿子颇不以为然,清高地说:“坐这种轿车的人脑袋里一定没有知识!”

    父亲却冷冷地说:“说这种话的人兜里也一定没有钱!”

    这就是中国人现在对财富和金钱的观点,依然有穷人仇视富人,但更多的人,则是认为富有是能力和魅力的体现。

    于是中国人开始明白了,富有并不是罪过,而是值得尊重的,因为富有的人必定是为自己的财富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和心思。贫穷的出身并不可耻,但很多年以后他依然贫穷,就说明他至少是一个懒惰的人!

    在中国南方的某个村子,这样的观点就显得极为突出。

    村子里的干部们制定了一项制度,为了鼓励广大村民勤劳致富,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还出台了很多相应的制度,为村民们自主致富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

    村里规定,每年年底都会对所有的村民的年收入进行统计,年收入最高的将受到表扬,收入最低的则会受到点名批评。

    村民们都不希望自己家在年底因为收入低而被点名批评,所以大家都踊跃致富。几年以后,那个村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虽然也有很多人对这个措施表示反感,因为就凭借财富断定谁光荣、谁可耻,毕竟显得有些势利。但村领导们却认为,贫穷是贫穷的人因为其自己的懒惰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心态和习惯导致的结果。所以收入高的人,就证明他们在一年中十分勤劳,而且有进取心;而年收入过低的人,则一定是因为他们的懒惰或是对政府的依赖心较重才导致收入低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