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 温一壶月光下酒(3)
我们,是一个尚义轻利的民族。
在中国,很多人一直是为了某种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主义而活着。于是,那些人,不能在没有目标的生活中活着。而这个目标,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理想,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孩子,可以是老人……但是,唯一不可能有的,就是自己。
有些人,可以很委屈地活着:可以是工作上的极不顺心,可以是婚姻上的勉强维持,可以是人际关系上的强作笑颜,可以是所有的极端压制,可以是为了一个所谓的户口……哪怕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也在所不惜。
有些人,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有些人,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但是,这些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平淡。
于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把爱国、崇高、献身、成功、立业的情结推向了极致——他们要么在大公无私,其实是舍本逐末的漩涡里苦苦挣扎;要么在肩负重任,其实是在徒有其名的怪圈里受尽折磨……唯一遗漏的就是自由和自我。于是,在外国,妇孺皆知的道理,在中国,却很少有人能明白。
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淡定,其实是一种别样的幸福。我们,需要转变观念。
为什么每天都急匆匆地奔忙呢?你以为天要塌下来的事情,对于天来说,其实根本就塌不下来。
同事的倾轧、业绩的失败、人际的纠纷、老板的冷遇,看起来都好像火烧眉毛的事,看起来都好像令人忧心忡忡的事,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在宇宙的时空中,放在一个人一辈子漫长的遭遇中,都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即使像被降职、被解雇这样的重创,如果心理上有准备,又何尝不是一次人生的转折、转机、转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