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声音训练听觉的感受能力,首先要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一位著名音乐推广人说,初期培养音乐爱好的人,开始不必去分什么流派,也不必限制自己,不要只欣赏古典音乐,或只偏爱流行音乐。
音乐并不复杂,世界上的音乐只分为两种:好听和不好听。好听的音乐可以使人感觉轻松和愉悦。一旦你入门了,耳朵对声音的辨别和感受能力会逐渐增强,欣赏水平也随之提高。这时有品味的人通常会选择经典式古典音乐。这些音乐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不像流行音乐如过眼云烟。复杂的多旋律古典音乐还能提高和改善人的思维,提高智商,养成高雅的情调和艺术修养。刚开始你可以选择一些让你觉得听起来愉快的音乐,如约翰?施特劳斯的《安娜波尔卡》和《闲聊波尔卡》,活泼、轻快,贴近生活,又具有亲和力。然后,你再去听贝多芬、莫扎特和巴赫。
音乐人的“耳朵”通常非常敏锐。一个乐队指挥能力的高低,不是体现在他在台上的表演时,而是排练时。一位优秀的指挥家必须能在几十种乐器演奏的声音中,听出非常细微的差异。
也曾听一位幼教专家谈过,孩子的声音教育非常重要。胎儿时期,母亲应注重胎教,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幼儿时期,要经常朗读优秀的诗歌散文,并开始学习一门乐器。一位朋友更是说得精彩:“如果你现在不买钢琴,你也许永远都得不到提升品位的音乐熏陶;如果你买了钢琴,也许你现在不太会,可是你的孩子得到了音乐氛围熏陶,你孩子的孩子就更加得到了发挥,那种文化氛围要深入骨髓,是要经过几代人传递的。”声音的修养和能力也需要代代相传。
当今时代是一个视觉主导的时代,当我们的眼睛被各种视觉元素所占领时,或许我们忽略了或正在忽略我们的耳朵,而听音乐正是训练我们耳朵感受能力的最好手段。
调整身体发音魅力
声音不仅仅与喉咙有关,还涉及到身体的许多部位。身体像一套最为先进和精密的音响系统,依靠这套系统的协调作用和相互配合,你就可以清晰而得体地表达讲话内容,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没有受过声音训练的人,虽然平日说话和唱歌都没有问题,但很难应付特殊场合。要么声嘶力竭地喊叫,憋得脸红脖子粗;要么喃喃细语,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人体的发音系统主要由发声器官、吐字器官和动力器官三部分组成。
发声器官主要由喉构成,声带在喉部附近的两对半圆形的扁状韧带,犹如管乐器中的哨嘴和簧舌一样,起着发声的作用。当人呼吸时,自然放松分开,让气息畅通无阻地进出。当人说话和发声时,本能地向喉管中间靠拢。当靠拢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受气流的冲击产生振动而发声。你可以试着体验一下,说话时把手指轻轻放在下巴下面,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共振。
声带的光滑、厚薄、闭合好坏都影响声音的质量。声音的纯净明亮或干瘪嘶哑,由自身声带的质量所决定。
咬字和吐字的器官主要是唇、齿、舌、腭、鼻,是完成语音的最后部位。它们对喉部发出的原音进行修正处理——共鸣,使声音美化、亮泽、圆润。这就使声音具有了弹性和可塑性。你可以试一试,用手指轻轻按住鼻梁骨,然后发出“呢、呢”的声音,你会感觉到微微的颤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