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提高情商的方法(8)
常常掌握主动:我们都认为,承认我们的兴趣所在就等于给对方制胜的武器。当你来到市场上,身边的人给你的第一个忠告就是不要做出对某件东西感兴趣的样子,否则你就无法压低价钱了。 最佳的表现方式是表达自己的意愿,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要威胁,不要谎言:通过威胁、欺骗得来的不仅仅有你满意的结果,还有对方的怨恨,早晚有一天他会发泄出来。 这一定不是你所想看到的。
有时敢于认错:敢于承认错误不等于把弱点亮给对方。 当你接受了冲突中的一部分责任,你就把对方的怒火疏导了一部分。
利用小恩小惠:当你想把谈判对手安置在气氛融洽的桌子上, 那就先给他做一道他爱吃的好菜——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只拘泥于一个解决方案,这等于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和解或破裂。 设想你来到上司面前说: “如果你不给我加薪,我就辞职。” 你给自己留了多少余地? 如果你在同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奖金,额外假期,升职……就等于赢得了获胜的机会。
勇于交涉,不要害羞:这是很明显的弱点。 如果对方发现你怯场或者不好意思谈钱,一定会利用你的羞怯。
不要欺骗自己:如果这个合作伙伴不答应我的条件,我能很快找到另一个合作伙伴吗? 在谈判之前问自己这个问题可以有助于你决定采用何种口气来谈判。你不会马上找到更好的工作,更通情达理的老板,另外一个愿意跟你合作的人……就不要意气用事,不要欺骗自己。
当谈判对手并不值得尊敬: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一个不公平的上司,一个背叛你的朋友……向暴力、不公平让步,就等于助长它们,可硬碰硬又未必能占上风。 一个好的谈判者应该知道何时走向局外:“今天我很疲倦,我们改日再谈吧。”
“你的话让我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我需要冷静思考一下。” 重要的是说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喊叫也不要哭泣,你的极端情绪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被动。你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谈判的速度。
一切谈判都是力量的较量,谈判不要害怕冲突,要坚持自己的意愿,但要善于运用倾听来表达你的善解人意和寻找对手的弱点才能获胜。
方法十 不要先入为主
不必介意批评。如果批评不实,不要管它;如果批评公平,不要生气;如果批评无知,一笑置之;如果言之有理,从中学习。
—轶名
先入为主是因为有自己的观点的存在而引起的,比如我们认为树是绿的,那么别人说是白的,我们马上就会否掉而不认同。但是的确是有白色的白桦树的存在,就是我的想法太单一而造成我们的先入为主。所以我们在看待事情上尽量要多元化去思维,不要困在一个观点上,还有不要着急亮出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跳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能开发智慧,而且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
每个人在和别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对方的外貌或是职业判断对方。例如,“这个人好像不诚实”、“她应该是个有能力的人”、“他是吧”、“此人似乎不是靠实力而是靠家世成功的”、“对方看上去好像很自以为是”、“他好像很能吹牛的样子”等等。
比起用确定的形容词判断一个人,人们更习惯于用“好像”、“似乎”等词语做推测。因此,通过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有时候是会产生偏差的,这也就是对别人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先入为主”既有好的、正面的,也有反感的、负面的。如果有了“先入为主”,那么人们就会更倾向于用感性去判断一个人。这样一来,想改变“先入为主”就成了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含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的情况下理解和包容对方,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这样看来,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方认为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容易沟通的人,就会有助于让事情更圆满地解决;反之,将会为你个人的人际关系乃至商务关系设置重重障碍。
正如前文所讲的“多看效应”那样,虽然“先入为主”会让你在与他人初次见面的时候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但经过两三次的见面而形成最终定论的情况也很多。因此,如果初次见面的时候印象不是非常坏,那么两三次的见面之后改善原来的不良印象就是很重要的。当你对别人存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时,就想想别人对于你的“先入为主”的想法是怎样的吧,将心比心的思考是很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