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十四)狗盛(2)
    (十四)狗盛(2)

    给乞丐下的精美请柬

    午夜,我在街上漫步,夜灯绚烂而慷慨,我喜欢这样的视觉奢华领略,清风伴我,而华灯则可以人人“见者有份”,我觉得人世间诸多美丽境界中的一种是:众人围着火堆取暖,如同我们自由地对光的分享,那些阳光、月光、星光、还有霓虹灯的光……你看见了,有颗分享的心自然就可以心领神会,利己却不损人。

    读初中的时候,每天清晨上学,我都要步行近一个钟头的路程,家里穷买不起自行车,看到其他学友骑自行车去学校特别羡慕。一天早上,那个叫瑞棋的学长吹着口哨潇洒地在马路中调头“画”了个漂亮的弧线把车斜靠在我面前,“以后我看见你,就顺路载你!”突然的邀请,是有些突兀,但仍然惊喜地跳上他的车后座,反正是“顺路车”!但让我感动与惊讶的是,从那以后居然天天早上都“看见他”,都有顺路车。渐渐地我们就这样熟悉了,成了好朋友,一次问他,我步行所以要早出发,他骑单车没有必要那么早,按理说,我们在不同时光轨道上很少有机会互相“看见”的……他笑了,发挥他一向的干脆与诚实:“也没有想那么多,我就觉得两个人一起吃饭会比一个人吃饭更有意思!”所以他就特地迁就我的时间,早起,然后义务“顺路”载我近三年!那个美丽而朴实的比喻,是纯真年代的孩子最简单而美好的想法,一个人骑车是赶路,多带一个人就是赚了,原来分享也是一种“赚”。这是善的经济学、美的哲学。

    之前看了个很温暖的新闻,印度有对普通新人举行的婚礼,吸引了全印度乃至世界各地的媒体的目光。原来,新郎的父亲沙哈从大街小巷邀请来250名乞丐,这些特殊的嘉宾于婚礼当天手持请柬、换上新衣,齐刷刷赶来道喜。这是沙哈家族延续多年的传统,他们相信大喜之日积德行善,可以为子孙后代带来好运。

    一身盛装的新娘手捧红玫瑰以示欢迎,然后一一为“乞丐嘉宾”递上冷饮;新郎则为到访的每一位乞丐呈上米饭、炸鱼、甜点等丰盛的食物,并为每名女乞丐准备了一条漂亮的纱丽和腰布。沙哈一家婚宴款待乞丐的事情很快在印度传为佳话。老沙哈事后告诉记者:“无人可以理解我的喜悦之情。想当年,我父亲曾在我婚礼当天邀请了175名乞丐。正是在他们的保祐之下,我和我妻子生活得幸福美满。”

    而最让我喜欢的一句话是新郎的,他说:“我有很多礼物可以送给我的新娘,不过,我知道她最喜欢我送给她的是颗分享幸福的心。”在你快乐幸福的时候,想给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加温吗?那么不妨做件好事来给你的快乐幸福加个框,把好心情变成一幅精美的画,供更多人分享但是你却秋毫无损,反而升值了你的快乐与幸福。做好事是积德,其实也是让他人分享你的好,如果你的好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感动分享,你的好就会萎缩、贬值,就会被打折扣。大家感受到你的好,才是真的好!

    每个人都有表演之痒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