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第二层:安全需求(1)(2/2)
    前不久,从福州飞往哈尔滨,经停济南。出行前几天,就开始莫名烦躁。近来甲型流感猖獗,且多在飞机上传播,所以太太为我准备了一大包一次性的医用口罩,但是换登机卡时,未见“英雄所见略同”的同好,只好悻悻作罢。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飞机降落哈尔滨后,迟迟不开舱门,人群骚动之际,广播响起来:“由于机上有个小孩发烧,我们正在等待地面卫生防疫部门……”一片哗然,我下意识把手伸进背包里,犹豫片刻还是掏出两个蓝色口罩,然后羞愧难当、画蛇添足地戴上,头都不敢抬起来,总觉得自己太贪生怕死,没有和人民站在一起共患难!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折腾,我们终于可以下飞机了,只是那小孩前后三排的都要登记备案。当我在机场卫生间里,摘掉口罩,对着镜子冲洗双手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嘲笑自己。

    不过,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害怕坐飞机到了杞人忧天的地步,连平常点菜都忌讳“醉鸡”,我们这里的口音,它等同于“坠机”!很不幸,她又是做外贸生意的,常常要长途飞行,做空客。在机场托运行李时,她有一个习惯,就是察看与自己同机客人的耳朵,如果看见几个耳垂较大,如佛的,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因为迷信说耳朵大的长寿。她最初担心的,是飞机起飞后的20分钟。但自从我安慰她说:“起飞有什么可怕的,就是拼了命地往上冲呗,降落才比较可怕,直接对着的是硬邦邦的地……”结果,打那以后,起飞、降落她全都害怕。每次登机,她都觉得是要去赴死一样,还要视死如归。确实,很多时候,恐惧是学习来的。

    而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则是接受恐惧。一个经常被用来治疗飞行恐惧症的故事:分居两地的夫妇,向来以两地传书互诉衷肠,一日,男人有了钱,遂寄机票给千里之外的女人,要她立即飞去团聚,女人回信说:怕飞。男人去信安慰:亲爱的,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想一想,这十多年来我们之间的航空信,有哪一封是没有收到的呢?恐惧的顶点,是怕死。我觉得,和平盛世,贪生怕死并不可耻。怕死是因为热爱生命与生活。热爱的极点,是害怕失去。记得一部国外电影里的台词,“你不是害怕坐飞机,其实你是害怕生活”,琢磨一下,有点道理。

    躲避是最危险的

    小时候玩捉迷藏,我最拿手,往往“牺牲”得最晚,被小伙伴们视为不“死”的英雄。不是我人小好藏,也不是我有什么慧眼找到好的庇护点,而是采用“反跟踪”的策略:即先躲在一个离“敌人”很近的地方,“敌人”经过时,往往不会仔细去查找,等他们过去后,我就“随”他们而走,不紧不慢地跟着他们转,看他们焦急的样子,心里那种兴奋与骄傲,实在是无法形容。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