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想出人头地有一番作为,但是成大事仅仅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才行。
然而,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逐渐加大、处处讲求效率的今天,人们或多或少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在这种境况下,很容易变得浮躁、耐不住性子、沉不住气。有的人因欢喜、得意而沉不住气;有的人因生气、斗争而沉不住气;有的人因委屈、受冤而沉不住气。危机出现的时候容易沉不住气,事情太顺了,也容易沉不住气……沉不住气不仅一事无成,往往会给工作、事业带来损失:两军对抗,沉不住气,必因此而败战投降;运动场上,沉不住气,必因此而自乱阵脚;政治候选人相互辩论,沉不住气,必因此而自暴其短。
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总是失败?二者的差异除了其他因素外,主要的区别还在于各自的心理素质。凡成大事者都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无论胜败荣辱,他们都能沉住气,顶得住。“在遭遇患难的时候,内心却居于安乐;在地位贫贱的时候,内心却居于高贵;在受冤屈而不得伸的时候,内心却居于广大宽敞,就会无往而不泰然处之。”(明代?吕坤《呻吟语》)
“史圣”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列举过一些沉住气而成就大业的典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司马迁本人也是在遭遇迫害之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巨著而彪炳史册的。这启示我们,没有任何一项大业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年轻人要眼光长远,脚踏实地,要在实践中成长,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考验,经受住历练,沉得住气,才能成得了大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