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7章 驾驭圈子,让人际关系如鱼得水(8)
    第7章 驾驭圈子,让人际关系如鱼得水(8)

    钟子期死,俞伯牙摔琴绝弦,终生不再抚琴,以为世无知音。此乃真正之“知己”。后来这则故事被金庸搬到了他的小说《笑傲江湖》中,衡山派二把手刘正风与邪教日月神教长老曲洋合创《笑傲江湖曲》,因此得罪嵩山派掌门左冷禅,惨遭灭门之灾,至死仍与曲洋一起,双双为知己而亡。在这里,“士为知己者死”的内涵得到了升华。

    《三国演义》中道:“马遇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士为知己者死——这条流传颇广的古训,反映了一种“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知恩图报精神。在中国古代人眼中,真正的知己实在是难求。

    文人多相轻,武人又难逢。求知己之难,难于上青天。“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文人有文人的清高,文人有文人的脾气,他们总是不愿放下自己的架子去巴结人,于是只好像姜太公一样钓鱼,愿者上钩了。姜子牙在渭水垂钓三年,才等来周武王,于是姜太公不辞辛劳,帮助武王伐纣。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羊角哀一死战荆轲,范巨卿鸡黍死生交,都说明知己难求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