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人生需要懂得取舍
    人生需要懂得取舍

    “我怎么可能去问一个对图形界面计算机毫无了解的人应该怎么做图形界面计算机呢?根本没人见过这种东西。”

    失去了太阳,你会得到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钱,你也许会得到友情的滋润;当生命也离开你的时候,你却拥有了大地的亲吻。舍弃虚伪,就会获得真实;舍弃无聊,就会获得充实;舍弃浮躁,就会获得踏实;舍弃功利,就能回归平淡。“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艺术。取舍与选择之间,其实最关键的是对价值的判断标准问题。一个人的成功取舍应该“有预谋”的,但是在整个行动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分析手头的数据,果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

    人生中到处都是诱惑,到处都是十字路口,抉择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才能体现一个人的魄力。“不要急于求成,但是要认真做好自己手头上的每一件事,而且要懂得取舍,尤其是舍”。舍掉的是那些多余的,对我们不利的,有时候甚至是有利的,这时候我们就要冷静地思考,权衡一下利弊,不能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都做不好,你只要聚焦一件事然后把它做好这就是成功。

    在人生一连串的取舍中,取是一种本事,而舍更显一种能力。有能者善取,通悟者懂舍。取舍有道,张弛有度,可以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乔布斯可以说是这最高境界的佼佼者。当年,面对衰落的“苹果”,乔布斯说:“公司根本没有焦点,每一个小组都在做一些同样的事情。”“如果苹果公司要生存下去的话,我们就一定要砍掉更多的项目,我们要有焦点,做我们擅长的事情。”

    乔布斯清醒地意识到,拯救苹果公司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最擅长、最有价值的事情上,为大众消费者以及富有创造力的专业人士制造易于使用的电脑。通过“苹果”的产品,我们也能看得出来苹果公司并不是什么都做,即使“苹果”推出的产品都加起来就20种左右,但每种都堪称经典,这就是“苹果”让你疯狂的地方。乔布斯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有一个经营理念——注意力管理,就是只关注你认为有潜力的市场,并针对这个市场研发产品,让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这上面力求做到完美,让你难以拒绝。

    乔布斯取消了数百个软件项目以及绝大部分硬件项目,包括显示器、打印机以及最具争议性的newton掌上电脑项目。当时的掌上电脑非常抢手,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掌上电脑,市场反应非常火爆,前景很好。苹果公司大多数人都赞成推出自己的掌上电脑来瓜分这块肥肉,而乔布斯坚决反对。他觉得那是没意义的事,他意识到90%使用掌上电脑的人的目的只是在旅途中以此获取信息,而用不了多久手机就能胜任这项工作,因此掌上电脑市场将会大幅萎缩,消费群体也太少,还是应该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当时的imac上,做那些可有可没的产品只是浪费时间。imac的问世证明了乔布斯舍得的哲理的高明,imac迅速蹿红并占领了电脑市场,让红极一时的掌上电脑暗淡无光。

    斯卡利说乔布斯非常关注用户体验:“他总是从‘用户体验会如何’的角度来考量事物。但和今天那些产品市场营销人员不同,乔布斯不相信消费者调查的结果。他说:‘我怎么可能去问一个对图形界面计算机毫无了解的人应该怎么做图形界面计算机呢?根本没人见过这种东西。’”乔布斯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人买你的东西,也就是你的顾客,所以只要关注消费者的诉求就足够了,至于别人在干什么不用管他。他说:“苹果公司的根本是为人制造电脑,而不是为公司。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家戴尔公司或者康柏公司。”“苹果”真正的走出低谷,是他敏锐地从消费者身上看到了即将来临的数字娱乐革命,转即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数字娱乐市场上。就像当年的imac,在数字娱乐和家庭消费者市场上,消费者想要的是数字娱乐、通信和创意产品,而乔布斯最擅长的就是创意。

    ipod加上itunes让苹果公司大红大紫。ipod在推出大约5年半的时间内突破1亿台的销量,网上音乐商店每天售出500万首歌曲,总计就已经售出了30多亿首歌曲。接下来“苹果”有推出ipod系列的其他几款音乐播放器。

    乔布斯认为,真正的聚焦并不是把精力放在必须重视的事情上:“聚焦就意味着说不,只有对一千件事情说不,才能确保我们不会误入歧途或浪费过多尝试。”今天消费电子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过3%~4%,乔布斯却能带领“苹果”将利润率维持在20%~30%。在抄袭成风、低端竞争失控的“泥潭”中,它只生产有限的几款产品,却能把它们做到极致。“苹果”的产品俨然是创新、艺术和时尚的代表。每天都有无数人主动向“苹果”提供自己的创意。尽管他们创意中的产品可能很漂亮,但是却都存在相同的致命缺点——功能过于大而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