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绝不拖延,量化每日的工作
    绝不拖延,量化每日的工作

    富兰克林曾说过:“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

    “现在”这个词对职场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明天”、“以后”之类的托词,我们平时听得也不少。这些敷衍工作的态度表明着你的懒散,表明你事事找借口的习惯。而习惯将“明天”作为借口的员工,永远也不会有完成任务的一天。这样的员工永远是滞后的、失去工作与责任的人,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

    拖延会侵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挥。处于拖延状态的人,常常陷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影响每一天的心情与工作。

    拖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轻重也有所不同。比如,琐事缠身,无法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之中,不愿意自己主动开拓;虽然下定决心立即行动,但总找不到行动的方法;制定了完整的工作计划,却发现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做事磨磨蹭蹭,让问题久拖不决;情绪低落,对任何工作都没有兴趣,也没有什么人生的憧憬。

    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大清早就被闹钟从睡梦中惊醒,一边想着自己的计划,一边又在怀念被窝里的温暖,一边告诉自己该起床了,一边又在对自己说——再睡一会儿吧!就这样,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人们找借口总是那么理由充分,然而却难以把工作做好。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时间和精力用到正事上来,是肯定能取得一番成绩的。

    在海尔广为流传着一个崔淑立“夜半日清”的故事:崔淑立接任洗衣机海外产品经理的时候,大家告诉她说:“美国的×客户是非常难拿下的!”因为前几任经理都对这个客户束手无策,几次尝试都无功而返。

    真有这么难吗?崔淑立心里暗暗地叫着劲。有一天,崔淑立一上班就看到了×客户发来的要求设计洗衣机新外观的邮迹因时差的原因,此时正是美国的晚上。崔淑立想,如果能即时回复,客户就不用再等到第二天了!从这天起,崔淑立决定以后晚上过了11点再下班,这样就可以在美国上午的时间里处理完客户的所有信息。

    连续三天过去了,由于沟通及时,产品开发部很快完成了新外观洗衣机的设计图。就在决定把图样发给客户时,崔淑立认为还必须配上整机图,以免影响确认。当她“逼着”自己和同事们把整机外观图一并发给客户时,已经是夜里12点了。大约凌晨1点,崔淑立回到家中立刻打开电脑,看到客户的回复:“产品非常有吸引力,这就是美国人喜欢的。”这一刻,她满是欣慰,高兴得睡意全无。

    客户被崔淑立的敬业精神和负责态度打动了,跟进速度非常快,×客户的第一批定单就这样搞定了!

    其实,市场没有变,客户没有变,拿大定单的难度也没有变,变的只是一个有竞争力的态度。

    多好的计划,都不如一次真正的实施;多美妙的空想,都不如一次实际的行动。下决心其实并不困难,难的是付诸行动。不要把事情都推到明日,而要今日事,今日毕。你会发现,在你每天完成工作的时候,你已经在进步、在提高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