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人无数 不如阅人有“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闲谈中发现对方的真性情
    闲谈中发现对方的真性情

    语言往往是我们判断一个人品质、性格、心理等的重要依据。从语言的密码中破译对方的真性情,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闲谈——尽量使闲谈的氛围显得轻松愉快,使对方的心理防线慢慢松懈,这个时候人的性情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当时东条英机任首相的事是秘密决定的,之前,各报记者都很想探得秘密,竭力追逐那些参加决定会议的大臣,对他们进行采访,却都一无所获。这时候,有位记者细心地研究了大臣们的心理定势:大臣们不会说出是谁出任首相,假如问题提得巧妙,对方会不自觉地露出某种迹象,有可能探得秘密。

    于是,他向一位参加会议的大臣提了一个问题:此次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秃子?因为当时有三名候选人:一个是秃子,一个是满头白发,一个是半秃顶,这个半秃顶的就是东条英机。在这看似无意的闲谈中,这位大臣也就放松了警惕性,虽然他也没有直接回答出具体的答案,但聪明的记者,还是从大臣思考的瞬间就推断出最后的答案,因为大臣在听到问题之后,一直在思考半秃顶是否属于秃子的问题。记者从随意的闲聊中套出了他所需要的独家新闻。

    看来,闲谈也是一门大学问。在与对方的闲谈中巧妙地设问、引起话题,往往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

    另外,从闲谈的内容上来讲,我们只要注意观察,也能从中发现说话者的真实性情。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唯恐天下不乱,经常喜欢散布和传播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让别人听了以后忐忑不安。其实这一类人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满足一下他们不甘久居人下的虚荣心。他们并不是心地太坏的人,只要被压抑的虚荣心获得满足之后,天下也就太平了。

    还有一类人,他们的谈话从不涉及自己的事,或与自己有关联的人。他们的话题常常是涉及别人的一些琐事,或对方的隐事秘闻,甚至对对方的一举一动或每条花边新闻都捏着不放手。这是完全、彻底地侵犯别人的。这种人是绝对不适合做真心朋友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