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父亲是一位军人,祖辈几代人没有一个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儿时的雨果经常和母亲随着父亲转战南北。在他童年的记忆里,经常会和身着戎装的军人叔叔们玩笑打闹,在枪声弹雨以及军号声中入眠。动荡不安的生活,让雨果养成了乐观开朗和不畏艰难的良好性格。
雨果的母亲性格坚定,追求自由,不受拘束,对雨果思想品德的教育非常严格。一次,雨果看到有的同学穿着时髦的衣服,便动了心,忍不住向母亲提出买衣服的要求。一向在精神方面对孩子有求必应的母亲,此时却很不以为然地对雨果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于自己的才学,而不是衣饰。在这件事上,雨果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也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品质。
雨果的母亲非常喜欢读书,看到母亲看书看得那么入迷,天资聪慧的雨果也逐渐对文学产生了兴趣。雨果的母亲也非常希望雨果将来能够成为一位大作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便让雨果和弟弟一起待在房间里自由地写作。
而且,母亲还有意识地给雨果提供读书的机会。为了让雨果读更多的书,母亲还在一个阅览室里注册,经常打发雨果兄弟两个去帮自己挑书。在这里,雨果发现了卢梭、伏尔泰等人的著作。正是在母亲的引导下,雨果才会对文学产生兴趣,才能有机会广泛涉猎各种读物,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雨果12岁的时候,回到巴黎读书。他非常喜欢写诗,可是学校的老师却不允许,经常用大量的习题压制学生。雨果的母亲认为写诗是孩子正当的兴趣,因此给了雨果很大的支持,鼓励他抛开那些没用的习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歌创作。此外,母亲还经常和他一起探讨诗歌,推敲文字,共同商讨怎样才能把诗歌写得更有文采。在母亲的勉励下,雨果在3年的时间里写了大量的诗歌。正是母亲的支持,才造就了后来的文学天才。
雨果15岁的时候,参加法兰西科学院的征文,不仅获奖了,而且还得到了1000法郎的奖学金。这件事大大地增强了雨果的自信心,提高了他的创作热情。17岁的时候,雨果用一夜之间写出的诗参加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20岁的时候,雨果就出版了诗集《颂诗集》。
从雨果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在母亲的辛勤教育下,雨果的文学种子才会得到滋养、茁壮地成长;正是母亲这位“文艺女神”,培养造就了文学天才雨果。
天才炼成的秘诀
天才经历启示/告诉爸爸妈妈
1.雨果的母亲性格比较坚定,追求自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雨果的性格,对他在文学上的创作很有好处。母亲对雨果思想品质的教育非常严格,及时地纠正他攀比的不良思想举动。这件事让雨果养成了良好的品质,并且还让他学会了要和自己比。家长也要像雨果的母亲那样,教育孩子做一个不攀比的人,学会和自己比,这样不仅可以杜绝孩子养成虚荣的坏习惯,而且还有助于孩子学会严格要求自己,这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
2.雨果非常喜欢写诗,可是学校的老师却不支持。这时候雨果的母亲并没有和学校站到一条“战线”上压制孩子,让孩子好好学习,而是支持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现实生活中,家长也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兴趣,注重孩子潜能的开发,不能为了分数而扼杀孩子的兴趣。
天才经历启示/告诉孩子
雨果能够成为15岁就获奖的文学天才,除了母亲的引导,还和他自己的勤奋与智慧有关,这两者都是雨果成功的重要条件。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像雨果那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一无是处
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非常不喜欢歌德。有一次,雨果当着很多人的面说道:“歌德除了《强盗》之外没有写过任何东西,只有这个值得一读。”有位听众当场指出:《强盗》是席勒写的,不是歌德的作品。机智的雨果却回答说:“瞧吧,甚至这个作品,也是席勒的。看来歌德真是一无是处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