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这样炼成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曹植(2/2)
    曹植从小就有非常出众的才华,加上自幼受到了很好的文学培养,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诗经》、《论语》以及长达数十万字的辞赋,非常擅长写文作诗。曹植写起文章来,下笔如有神,出口成章,让人赞叹不已。

    曹植天资聪颖,他七八岁的时候,全家在一起过中秋节赏月。曹操曾指着天上的明月问他:“孩子,外国和月亮相比,哪一个远,哪一个近呀?”曹植想都没想就回答说:“当然是月亮近,外国远啊。”全家人对他的回答都感到非常疑惑,“这是为什么呢?”曹操问道。曹植说:“说月亮近是因为我们抬头就能看到它,而外国是怎么也望不见的,所以说它比较远啊。”家人听了他的回答,都觉得有道理。

    一天,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之后,不相信这么好的文章就是曹植写出来的,因此就随口说了一句:“这篇文章你是请人代写的吧?”曹植以为父亲不信任自己,感到非常委屈,跪倒地上说:“我出口就能谈论,提笔就能写文章,为什么还要请人代写呀?请父亲当面考验,看我是不是让人代写的。”听了他的话,曹操点了点头。

    后来,曹操在邺城建造的铜雀台落成,曹操率领着曹植兄弟几个登上了铜雀台观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曹操让他们各写一篇赋。只见曹植提笔疾书,落笔如飞,不一会儿就写好了《登台赋》,第一个交卷。大臣们读完曹植的文章,深深为文章所折服,一起呈给曹操看。曹操读完,不由得眼前一亮,对曹植的文学才华叹为观止。

    曹植凭着自己不凡的才华受到曹操的另眼相待。每次去见曹操的时候,曹操都会故意用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来考验他,每次曹植都能对答如流,因此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认为在几个孩子中,曹植可成大事,因此对他也非常认可,甚至想到要把魏王之位传给他。

    后来,曹操攻打孙权的时候,曾派曹植留守邺城,并告诉他:“我以前做顿邱令的时候,也不过只有二十几岁,现在想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并不后悔。如今你也二十几岁了,可要以此勉励自己呀!”曹植深有感触,决心像父亲那样成就一番伟业。

    然而,曹植毕竟只是一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经世治国大任。他性格比较率直,做事我行我素,放浪形骸,旷达豪爽,结果其行为经常超出一般,逐渐引起曹操的不满。加上其兄曹丕善用权术,矫情自饰,最终获得曹操的信任,被立为太子。

    纵观曹植的一生,他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然而在文学上却非常有造诣,成为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天才炼成的秘诀

    天才经历启示/告诉爸爸妈妈

    1.我们知道曹植从小就具有非常高的文学天赋,当他写的文章受到父亲怀疑的时候,曹植看到父亲这么不信任自己,心里非常委屈请求父亲当面验证。虽然曹操并没说什么,但这件事对曹植还是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此,家长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不要随意怀疑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信心,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2.后来,曹操要攻打孙权,派曹植留守邺城的时候,曾告诉曹植以前他做顿邱令的时候也不过二十几岁,因此鼓励曹植要以此勉励自己。这件事给曹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下定决心要像父亲那样争创一番伟业。由此可见,家长不妨像曹操那样,适当地给孩子讲一些自己以前的事情,这样的教育胜过费心的说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天才经历启示/告诉孩子

    曹植毕竟只是一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他性格比较率直,做事我行我素,放浪形骸,旷达豪爽,结果其行为经常超出一般,逐渐引起曹操的不满,最终与统治者的地位失之交臂。因此,我们为人做事,一定要引以为戒,要守规矩,低调行事,不能过于放纵自我。

    七步成诗

    曹植的哥哥曹丕继位后,非常嫉妒曹植的文学才能,怕他对自己的王位构成威胁,因此决定找机会除掉曹植。

    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下令要杀掉曹植,除非他在七步之内就能作出一首诗来。其实,这个要求对曹植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他即兴而作:“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听了曹植的诗,曹丕感到非常惭愧,只好放了曹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