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这样炼成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1)(2/2)

    1.邓稼先是中国“两弹”元勋,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为我国原子弹、氢弹以及核武器等的原理突破以及研制试验作出了重大贡献。

    2.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后来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天才的成长故事

    邓稼先,出生在安徽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哲学教授。

    邓稼先不到1岁就被母亲带着来到北京,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时就进入小学学习,并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学习中西方文化。父亲常常把邓稼先叫到书房里,让他背诵《左传》、《论语》等古书。一次,父亲的一位朋友来家里时正好看到邓稼先背古书,便对邓稼先的父亲说:“都什么年代了,还让孩子背这些?”他的父亲却笑着说:“我是让孩子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对他有好处。”父亲不仅让邓稼先学习国学,读四书五经,而且也让他读一些外国的文学名著,像莫泊桑、屠格涅夫等名家写的小说等。对于邓稼先的英文学习,父亲要求得也相当严格,还亲自当启蒙老师,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

    父亲汲取了外国文化的精髓,用来教育孩子,但他并不用严厉的规矩来束缚邓稼先的思想,而慈祥的母亲也很宽容,对他也不会严加管束。在这种轻松的家庭环境下,邓稼先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和快乐。母亲勤俭持家,这使得邓稼先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1935年,邓稼先考入了崇德中学读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注重英文学习,因此邓稼先的英文进步得非常快。这时,在学习物理方面,邓稼先得到了好朋友杨振宁的大力帮助,这促使他对理科,特别是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还专门聘请了一位数学老师来家里给邓稼先补课,他对数学着了迷,每天晚上都钻研到深夜。这样一来,邓稼先的数学成绩也更上了一层楼。

    “七七”事变之后,邓稼先爱国热情更加高涨。同时他意识到,要挽救国家必须要有知识和真本事。所以,邓稼先认真读书,刻苦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父亲也趁机激励他说:“孩子,你以后一定要学习科学,科学对国家有用。”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邓稼先的脑子里。

    1941年秋,邓稼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联大物理系的师资力量雄厚,诸多知名学者、教授云集于此。邓稼先的姐夫——郑炽华教授也在联大物理系执教,而好友杨振宁也在联大物理系读书,在他们二人的指导和帮助下,邓稼先获益良多。当然,在这里邓稼先依然嗜书如命,借到了难得的好书,他会一字不漏地誊抄下来。他还曾和同学一起背牛津英文字典,足见其肯下苦功夫学习……在联大的学习和生活为邓稼先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