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华罗庚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尤其是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开创了“中国解析数论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3.代表作品:《统筹方法平话》、《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堆垒素数论》、《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从单位圆谈起》及《优选学》等。
天才的成长故事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开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非常贤惠的家庭妇女。
华罗庚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40多岁了。老来得子,父母把华罗庚看做掌上明珠,华罗庚一出生,大人们就用两个箩筐把他罩住了,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华罗庚因此而得名。
华罗庚上学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他经常我行我素,独辟蹊径,还会乱改作业。然而,这些事情并不能掩盖华罗庚的天资聪颖,他的数学天赋远远地超过了他的同学。
华罗庚上初中的时候,教他数学的是一位法国留学生王维克。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非常有趣的题目:“有一数不知为几何,3个3个地数剩下2,5个5个地数剩下3,7个7个地数剩2,这个数是多少呢?”过了很长时间,班里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王老师扫视全班,发现大多数同学都低着头,怕被老师提问到,只有华罗庚在紧张地计算着。不一会儿,华罗庚举手回答问题了,他大声地说出了答案:“这个数是23。”王老师问同学们华罗庚回答得对不对,教室里一片沉寂。老师对同学们说:“华罗庚同学回答对了。这道题目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孙子算经》里的一道有名的算术题,讲的是韩信点兵的故事。”王老师非常高兴,连连夸奖华罗庚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而且还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从那之后,同学们对华罗庚也另眼相看了。这一年华罗庚刚刚14岁,他根本就没有看过《孙子算经》,能够把这道难题解出来,不过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算出来的。通过这件事,王老师看出了华罗庚不凡的数学天赋,因此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一步一步地把他领进了数学王国。
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境贫寒,华罗庚无法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只好到一所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以便将来能够谋一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好养家糊口。然而,由于学校的生活费用比较高,华罗庚上学不到一年便中途辍学了。
辍学后,华罗庚到父亲的杂货铺站柜台,帮父亲料理生意。这时候,他并没有放下自己喜欢的数学,而是开始自学数学。他一边干活、记账,一边钻研数学。当店里有顾客的时候,华罗庚就会打算盘记账,当顾客走了之后,华罗庚马上就会埋头看数学书或者进行数学演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