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这样炼成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经典力学的创建者——牛顿(2/2)
    牛顿小时候好奇心非常强,总喜欢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每当这时,母亲总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他。一次,牛顿问母亲:“风车为什么会转呢?”母亲对他说是风的力量推动着它转,“那么风是从哪里来的?”牛顿又有疑问了。母亲详细地把其中的道理讲给牛顿听。后来,牛顿在学校做的第一件手工作品就是风车。虽然风车使牛顿受到同学们的讥笑,但母亲却鼓励他,积极地支持他探索与创造。

    母亲改嫁期间,牛顿由祖母和舅舅抚养,这时他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这对牛顿的成长乃至后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牛顿五六岁的时候,便被送进了公立学校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牛顿对科学越来越感兴趣了。后来他在读中学的时候,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大叔家里。大叔给了他一本《自然和技艺的奥秘》,使他受益匪浅。这本书揭示了大自然和科学实验中很多有趣的秘密,这让小牛顿眼界大开,大大地激发了他探索自然的热情。

    牛顿14岁的时候,被迫休学在家,帮母亲务农料理家务。虽然不情愿地离开了学校,但是牛顿并没有放弃学习,一有机会,他便埋头读书,常常忘记了干活。后来,母亲让他和佣人一起去市场,熟悉如何做生意。这时,牛顿经常让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到篱笆下读书。

    后来,这件事被舅舅发现了。舅舅怒气冲冲地一把抢过牛顿手中的书,但看到他读的是数学书,心里非常感动。于是,舅舅说服了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复学,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

    重返校园的牛顿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一回到校园便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他终于如愿以偿,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著名的剑桥大学。

    其实,牛顿16岁的时候,数学知识掌握得还非常肤浅,他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于是,牛顿正确认识自己,从基础抓起,知难而进,勤奋学习,知道掌握要领,融会贯通。他以惊人的毅力,执著地追求科学研究,最终成为了震古烁今的大科学家。

    天才炼成的秘诀

    天才经历启示/告诉爸爸妈妈

    1.我们知道,牛顿小的时候好奇心很强,总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时候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他,耐心地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当牛顿的风车受到大家的讥笑的时候,又是母亲一直在鼓励他,支持他。有人曾问牛顿的母亲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她指出,做家长的一定要做孩子成才的助燃剂,要耐心、正确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因为孩子的问题蕴含着他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一定要从牛顿的妈妈身上吸取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这样你的孩子或许也能成为牛顿那样的天才。

    2.牛顿平时就很喜欢读书,后来有机会读了一本《自然和技艺的奥秘》,这本书让小牛顿茅塞顿开,大大地激发了他探索自然的积极性与好奇心,使他受益匪浅。可见阅读在孩子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因此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天才经历启示/告诉孩子

    虽然牛顿是一个科学天才,但他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神童。他体质不好,资质平常,但是兴趣比较广泛,并且喜欢动手、动脑,会玩。牛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那就是非常喜欢学习,即使辍学在家,他一有机会便埋头读书。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缺少的正是这种求学的精神。想要成才,我们不能依靠老师的力量,也不能依赖家长的作用,一定要依赖自己,发自内心地追求真理、追求学问,并且要时刻相信自己,这样我们也能成功。

    忘我的境界

    牛顿是一个喜欢沉思默想的人,他对科学非常专心,经常进入忘我的境界。

    一次,牛顿一边思考问题一边煮鸡蛋。他苦苦地思索问题,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待锅里的水沸腾后,他掀开锅盖一看,锅里煮的竟是一块怀表,而不是鸡蛋!原来,牛顿思考问题时太专注力,不小心把怀表当鸡蛋放在锅里了。

    还有一次,牛顿邀请一位朋友到家里吃午饭。临近中午的时候,客人应邀前来,可是牛顿此时正在埋头思考,认真地研究着问题。客人没有打搅牛顿,可客人由于等待太久了,便把桌子上的午餐全吃了。吃完饭之后,客人就悄悄地走了。当牛顿准备吃午饭的时候,看到盘子里吃剩下的鸡骨头,他恍然大悟:“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吃午饭呢,原来我已经吃过了。”说完,牛顿又去研究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