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方法全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锲而不舍,则百事可为
    锲而不舍,则百事可为

    约翰逊博士认为“天才就是常人们把自己的注意力偶然地专注于某一特殊的方向。”当然,这里的常人必须是那些全身心追求自己目标的人。一个人只要致力于追求自己的目标,他总会找到属于他的“偶然性”或机遇。当然,“偶然性”和机遇也只会光顾这样的人。

    与其说是偶然的运气,还不如说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勤奋带给人们成功和收获。对于那些意志薄弱、懒懒散散、不求上进的人来说,最好的运气也不会产生什么结果。春风吹绿了大地,朽木却不再生新枝。哪怕是一件伸手可及的东西,手不伸,还是得不到。相反,要是人人都善于抓住和利用这些偶然的机遇的话,该有多少发明可以问世,这个世界该发生多大的变化啊。

    瓦特在从事精密仪器制作的同时,一边自学化学和机械,还向瑞士的一位染印工学习德语。作为一名机械工,斯蒂芬孙在上夜班时还一边学习算术和测量,就是在吃饭的间隙之际,他也抓住分分秒秒,拿起一支粉笔在煤矿运货车的门上进行算术题的运算。对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道尔顿而言,勤奋是他的习惯。当他年方12岁时,他就在一所村小学里任教。冬天他在学校教书,夏天则帮他父亲在农场干活。尽管他被培养成一个卫理公会教徒,他有时也通过押赌的方式鼓励自己和伙伴们去学习。有一次,由于他令人满意地解决了一个问题,他赢了一笔钱,把整个冬天用的蜡烛都买回来了。在临终前一两天他仍在继续他的气象学观察。在他一生中,他记录了20多万条气象信息。

    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许多人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乏味。但对于从事崇高追求的人而言,他们非但不觉得这是苦,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快乐。不能忍受孤单、寂寞,不能坐冷板凳的人不可能做出真正的成绩。爱德逊在动笔创作《旁观者》一书前,曾花费大量时间,收集了数千页原始材料。牛顿写《编年史》一书,先后共修改了15次,才感到满意。英国历史学家吉朋九易其稿才完成《自传》一书的写作。多年来,赫尔每天花16个小时学习法律,当他累得不行时,他就看看哲学、学习数学。休谟在写作《英国史》时,每天伏案工作13个小时。孟德斯鸠曾对一位朋友谈及他写作的情况,他说:“你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就看完了,但我却为此白了头。”

    柏·史密斯是一个装订工人,他在他父亲那儿当学徒。他习惯于在工作的同时,把自己看过的所有书的精彩部分摘录下来,并加以评论。他一直坚持这样做,日积月累,他的知识面日渐扩大,所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终于,他成了一位尽人皆知的文学大家。他的传记作者说他“总是在工作,总是在积累,总是在进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