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态,改变一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改变内在不好的心态(5)(2/2)

    抛弃自卑,树立信心

    自信的死敌是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也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在我们人性的背后总躲藏着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正如世间那些幸灾乐祸的小人一样,如果看见你止步不前了,就会在后面得意扬扬地嘲笑你,鄙视你;但是,如果他们看见你充满信心,勇敢地克服自卑这道关口,就可能不但不敢来嘲笑,反而会来为你鼓掌助兴!

    小时候别的孩子们爬上高大的树木,你可能总是羡慕地抬头看,却从来都不敢自己尝试一下,你认为那是淘气惹祸,而你自己是个安分守己的好孩子。

    上中学时,学校里演文艺节目,你不敢上台,怕出丑丢人,怕走调儿;体育比赛,你又觉得争夺不上名次没有什么意思。

    上了大学或者参加了工作的你,很喜欢文学,很爱看书并希望当众演讲。可你从来不敢想象自己登台讲一番话的情景……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人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轻微的自卑心理很容易升华为人的一种良好品格: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从而转化为一种进取的动力。但是过分的自卑则会抑制你潜力的发掘,导致你对于什么都不敢尝试,慢慢变成一个无用的人。

    也许,天下没有人不自卑,因为人的本性就有一种叫做嫉妒的东西。除了这个心理的因素之外,还有两个“后天”的原因:一个是孩提时代,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努力寻求一种安全感,但是环境的强大迫使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弱小;另一方面,社会对男女体格、品格有一种过于完美的追求倾向,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男孩、女孩们有一种永远达不到社会要求的自卑感觉。

    大家都知道dna的发现者是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可是有几个人知道其实dna的第一个发现者另有其人。他就是英国人弗兰克林。他从自己拍得极好的dna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但是他只是做了一个演讲,就由于天性的自卑使他怀疑这个发现,从而放弃了它。但这之后,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提出了双螺旋结构的假说。二人因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如果弗兰克林不是自卑的话,这个伟大的发现肯定会让他的名字载入史册。而沃森和克里克正是因为有一种自信,才使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让世人永远铭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