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让你的思维作锻炼(10)
3.要看到事物的光明面。不把事物看成非白即黑,遇到不愉快的事,要从好处和积极方面着想,以微笑面对痛苦,以乐观战胜困难。
4.扩大人际交往。不要拘泥于自我这个小天地里,应该置身于集体之中,多与人沟通,多交朋友,尤其应多和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人相处。这些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人会使你更多地感受到事物的光明和美好。
5.使生活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就寝、按时学习、按时锻炼等等有规律的活动会简化你的生活,使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别的事情当中去。而多完成一件事,就会使人多一份成就感和价值感。
6.学会宣泄。要善于向知心朋友、家人倾诉自己不愉快的事。当处于极其悲哀的痛苦之中时,要学会哭泣。另外,多参加文体活动、写日记、写不寄出的信等等,都可以帮助消除心理紧张,避免过度忧郁。
桑德斯先生说,他十几岁的时候,成天愁眉苦脸,为一些事情而忧虑。有一天,他和同学们都坐在实验室里,他的老师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边上,然后突然站起来,一掌将那瓶牛奶打碎在水槽里,一面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然后叫所有学生都到水槽边去,好好地看着那瓶打碎的牛奶。“好好地看一看,”他告诉我们,“因为我要你们这一辈子都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你们可以看到流光了,无论你们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有办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用一点思想,先加以预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
从此,桑德斯牢牢记住了“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摆脱了忧郁的困扰。
如何唤醒心中的?
童心唤醒训练,就是鼓励人们努力去回顾自己童年时曾有过的美好理想,唤醒自己那些已经淡化或泯灭了的童年的追求,以儿童的心态重新审视许多问题,从而放松心情,重新焕发对生活的热情。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童年。在童年里我们都有数不清的美好理想,也都有着实现这些理想的信心和。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心中的这些理想都渐渐淡漠了,变得庸庸碌碌,不再有曾经的向往与。
如果有人说你“像小孩子一样”,你一定会感到生气,因为这种说法通常是贬义的。但实际上,如果真的能够回到童年,这将会对我们大有好处,这并不意味着要我们放弃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和丢掉的优点,而是让我们暂时放弃一下的角色,重新回忆起你小时候对整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的好奇心和本能的欣赏,以愉快的心情去生活。
一个人的童心,主要表现为无忧虑,忘得快;易满足,常欢笑;爱交友,无冤家;无畏惧,睡得好;天真无邪,活泼好玩;好奇多问,异想天开等。童心,就是乐观豁达,笑对人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