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本来容易使人感到烦闷,旅客听到这样不同以往的提醒,自然会格外留心。自此,旅客遗忘雨伞的情况果然明显减少。
无独有偶,一家植物园因常有游客折花情况发生,曾经在告示牌上写过这样一条告示:凡折花者,罚款10元。但依然有“爱花族”我行我素,折花的大有人在。一位管理人员对这种常见的“惩罚语言”大胆地进行了一下改革,他写道:凡举报折花者,奖励10元。这个小小的改变令折花者望而却步,因为过去折花只须防范管理人员,而今,所有的人都要加以防范,花木自然躲过了一劫。
上述两例,不过是在语言表述习惯上做了一点小文章而已。若是广开思路,在诸多习惯上都进行创新,就会产生奇妙的结果。
有人在年龄的算法上打破习惯,把年龄减去10岁,中老年人神采奕奕,显得青春不老,真的好像年轻了10岁一样。
有一位惯于用右手作画的画家突发奇想,他尝试着用左手作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他惊喜地发现,由于左右手的易位,竟然打破了许多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左手作画,大胆奔放,笔笔到位,“墨”趣横生,整个画面显得既厚重鲜活,又率真自然。
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古来如此。但大画家毕加索却不理睬这一套,他的名画——《和平》,鸟在鱼缸里,鱼却在鸟笼中。毕加索对这幅画的解释是,在和平时,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他以新颖的创意诠释了和平的真谛。
以上几例都是在习惯上变了一点点,而后创意之花绽放了。
既知创意死于习惯,人们就能自觉地避开习惯,让创意随意来去吗?也不是。因为习惯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它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摆脱习惯绝非一日之功。改变习惯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创意罕有不请自来者。总之,创意死于习惯昭示的是这样一条真理:顺从习惯,创意便如死水一潭;打破习惯创意便会生生不息。
到创造的前沿去淘金
我们必须超越自己,自觉地把自己放到创新的大环境中,到创造的最前沿去淘金。这样,才能产生最理想的创新效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