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阴影下怎样保全资产(1)
近些年来,工资在不断增加的同时,物价也持续上涨,我们几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日。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个经济术语也随之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几年前问别人什么叫cpi,估计被问的人会莫名其妙,但现在谁不知道cpi谁就似乎无法生活。人们关心着每月的cpi指数的发布,然后证明我们离通货膨胀又近了一步,我们距离经济危机又近了一步。尽管银行不断地加息,但不能缓和cpi这个数字的上涨,也不能抹去人们心中的恐惧。那么,究竟什么是通货膨胀,它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简而言之,通货膨胀就是指在经济生活中,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显著上升。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的发行量不能超过它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物价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