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细致,才能成果频出
生活本身既丰富多彩又纷繁复杂,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大事,都应该有一种严谨的作风,一丝不苟反复推敲,这样成功率才会高一些,成就也会多一点。反之,因粗心疏忽而铸成大错,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都知道氧气是拉瓦锡发现的。但其实在他之前,已经有两位科学家触到了真理的鼻尖。令人遗憾的是,他们都将揭开真理面纱的殊荣让给了拉瓦锡。
瑞典化学家舍勒在1773年以前,就通过实验制取了纯净的氧气。但是,作为“燃素学说”的忠实信徒,他错误地把这种气体叫做“火气”,并且认为燃烧是火气与燃烧物中的燃素结合的过程,火和热是火气与燃素化合的产物,从而未能正确地解释燃烧现象。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也通过实验制取了这种气体。他把蜡烛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火焰比在空气中更加炽热明亮。他还把老鼠放进去,发现它比在等体积的寻常气体中活的时间约长了4倍。他亲自尝试了一下,一吸进去,便“觉得这种气体使呼吸轻快了许多,使人感到格外舒畅”。但他没有继续研究,而是开始了在欧洲大陆的度假旅行。
这两位科学家本来已经揭开了面纱的一角,但他们不以为然,随意放弃了。
于是,机遇女神将青睐的目光投向了拉瓦锡。最后他终于得出结论:原来,在没有密封的燃烧当中,空气中有一种新的物质元素参与了反应,使得物质燃烧前后重量不一。为此,他将这种气体命名为酸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氧气。
很多时候,你做事不够细致不会有什么致命的后果,但你不知道,或许你就错过了一次成就自己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