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他想买一把剪刀……“那么,那位盲人又该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他要的剪刀呢?”老师向学生提问。老师话音刚落,有一个学生就抢着回答道:“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一致认同。
不料,老师却摇摇头,说道:“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记住,一个人进入思维的死胡同后,智力水平就会处于常人之下。”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的思维能力都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但有时人的思维也会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由一系列的习惯性行为所构成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成大事者的力量源泉,也是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内在基础。不善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就找不到成功的路径。一个不善于思考难题的人,会遇到许多取舍不定的问题;相反,正确的思考之所以能发生巨大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决定一个人在面临问题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习以为常、耳熟能详、理所当然的事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事物的热情和新鲜感。经验成了我们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存在的也当然变成了合理的。而且,随着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我们也越来越变得循规蹈矩,越来越老成持重。于是创造力丧失了,想象力萎缩了,习惯性思维成了我们超越自我的一大障碍。
思维最大的敌人是习惯性思维。固执于原有的思维,过分依靠原有的优势和经验是成功的大忌。
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这种虫子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们外出觅食或者玩耍,都会跟随在另一只同类的后面,而从来不敢换一种思维方式,另寻出路。
发现这种虫子后,法布尔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这种虫子,然后把它们一只只首尾相连地放在了一个花盆周围,在离花盆不远处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很爱吃的食物。一个小时之后,法布尔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一只紧接一只、不知疲倦地在围绕着花盆转圈。一天之后,法布尔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仍然在一只紧接一只地围绕着花盆疲于奔命。7天之后,法布尔去看,发现所有的虫子已经一只只首尾相连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围。
后来,法布尔在他的实验笔记中写道:“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雷池半步,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命运也会迥然不同,最起码不会饿死在离食物不远的地方。”
其实,人与动物也是相似的,人的思维也是如此,总是喜欢沿着原有的思维道路去思考问题。所以我们会习惯性地犯错,习惯性地迷惘。做事不可墨守成规,因为条条道路通罗马。有所成就的人常常都能突破人们的思维常规,反常用计,在“奇”字上下工夫,拿出出奇的经营招数,获得出奇的效果。
有位年轻人乘火车去某地。火车行驶在荒无人烟的山野之中,人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