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改变学习习惯(11)
成功的路上,没有止境,但永远存在险境;没有满足,却永远存在不足;在成功路上立足的根本基础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在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
有一群机械系大四的学生挤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正在讨论着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脸上的表情显示出他们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人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他们觉得自己已通过4年的大学教育获得了很多知识,能征服外面的世界。他们知道通过即将进行的考试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们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个论述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写满担心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有几个答完了4个?”仍旧没有人举手。“3个?2个?”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个吧?”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4年工程学教育,也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种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教授微笑着说了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开始。”时间流逝,在学生们的记忆中,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多少现成的知识也不如培养对方获得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方法。现代教育早已是终身教育的同义语,要做好“活到学到老”的思想准备。
大多数人的缺点,就是一心希望在顷刻之间获得渊博的学识。知识是慢慢学来的,因此人们应不断地努力读书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渐渐地扩大知识范围。只有这样,知识才会越积越多,力量才会越来越大。
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够的,且不说知识五花八门、浩瀚如海。即便是自己所要用到的知识,所以有人总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虽然一个人不断地进行学习,也有时候会觉得知识还是不够用。学习是永远不够、永远不能停止的,正如有人所说:“学习就是一辈子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