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嘉诚学创业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3. 初尝危机 积极应对(1)(2/2)
    这个时候,年轻的李嘉诚慌了,他才意识到自己被一时的顺利冲昏了头脑。他太急功冒进了,一味追求数量,却把最关键的质量问题给忽略了。但是这时为时已晚。他不得不开始用尽一切力量来弥补。他心急如焚,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加上大部分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将制品成型,已是很不错了,岂能指望他们做得更好?李嘉诚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亲自上阵操作。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决策即是航向,任何失误,都可能把航船引向倾覆。李嘉诚后来承认,创业之初自己并不是个出色的船长,他认为自己并非天生就是优秀的经营者,他是经历过很多挫折和磨难之后,才悟出一些经营要诀的。在当时那场危机中,李嘉诚这才体会到了做老板的难处。他虽做过塑胶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那时的重大决策仍由老板拍板。现在身为一业之主,一切风险都要由自己一人来承担。许多处于景气中的业主,他们一般都会“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防范危机。要知道,商业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粗劣产品必然会被逐出市场。所以,质量就是信誉,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企业主的作用就是引导企业在竞争中优胜。李嘉诚心里感叹,做一个企业主有多么的不容易。

    李嘉诚这种只顾数量的做法,做的可谓是一种“绝路”生意,犯了为商之大忌;可见他也不是天生就精于经商,许多经验也是从失败中学到的。这对那些有志于独立创业却信心不足的人倒是一种鼓舞,因为即使因经验不足而经历失败,也并不意味着日后不能飞黄腾达。

    连商品的质量都无法保证,李嘉诚的长江就无法吸引新老客户来购买产品了。“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长江厂正处于后一种情形。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仍按合同上门催交原料货款。李嘉诚上哪去弄这笔钱?李嘉诚被逼急了,只好说:“我实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这个人带走吧。”原料商笑道:“你想得美?我们要你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钱!”原料商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同行业中张扬李嘉诚赖货款的丑闻。这一招也够狠,它将可能彻底葬送掉长江厂的前途。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