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做人 三分做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三章 会说话才能好办事(8)(2/2)
    有些人说不出关键的东西,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关键的东西,而是不好意思开口,往往是话到了嘴边,又去顾左右而言他。

    很多大学生求职的时候,觉得提条件难为情,欲言又止,结果公司给的报酬自己不满意,最终放弃了工作的机会。甚至有一些在职的人,为了保持好的人缘,事事谦让,结果别人风光无限,自己却一直是两手空空。

    说话是双方的交流,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它要受到诸如说话对象、设定时间、周边环境等种种限制,所以说话要把握时机。如果该说的时候不说,时境转瞬即逝,便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同样,如不顾说话对象的心态,不注意周边的环境气氛,不到说话的火候却急于抢着说,很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如果信口开河,乱说一通,后果就会更加严重。

    战国时,安陵君能说会道,很受楚王器重。但他并不遇事张口就说,而是很讲究说话的时机。他有一位朋友名叫江乙,对他说:“您没有一寸土地,又没有至亲骨肉,然而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国人见了您,无不整衣跪拜,无不接受您的号令,为您效劳,这是为什么呢?”

    安陵君说:“这是大王太抬举我了。”

    江乙便不无忧虑地指出:“用钱财相交的人,钱财一旦用尽,交情也就断了;靠美色相交的人,色衰则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卧席磨破,就遭遗弃;得宠的臣子不等车子坐坏,已被驱逐。如今您掌握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着急,觉得您的处境太危险了。”

    安陵君一听,毕恭毕敬地拜问江乙:“既然这样,请先生指点迷津。”

    江乙说:“希望您一定要找个机会对大王说:‘愿随大王一起死,以身为大王殉葬。’如果您这样说了,必能长久保住权位。”

    安陵君说:“谨依先生之言。”

    但是,过了很长时间,安陵君依然没有对楚王提起这话。

    江乙又去见安陵君,说:“我对您说的那些话,您为何至今不对楚王说?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不再管了。”

    安陵颈忙回答:“我怎敢忘却先生的教诲,只是一时还没有合适的机会。”

    又过一段时间,机会终于来了。此时楚王到云梦打猎,一箭射死了一头狂怒奔来的野牛。百官和护卫欢声雷动,齐声称赞。楚王也高兴得仰天大笑,说:“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寡人万岁千秋之后,你们谁能和我共享今天的快乐呢?”

    此时,安陵君抓住机会,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臣进宫就与大王同共一席,出宫与大王同乘一车。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随大王奔赴黄泉,变做芦草为大王阻挡蝼蚁,那便是臣最大的荣幸。”

    楚王闻言,大受感动,此后对他更加宠信了。

    俗话说:“秤砣虽小压千斤。”画龙点睛的语句,就像秤砣一般,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包含着说话者高度浓缩的思想、感情、智商和力量,所以具有以少胜多、点石成金的特殊作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