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做事要学会聪明圆融(3)
求人送礼要讲技巧
自古以来,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送礼和办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而且送小礼者办小事,送大礼者办大事。所以,要想求人办事,就得首先学会给别人送礼。
当然,求人办事,送礼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送得不好,被人挡回,便觉得窝心。所以,求人送礼要掌握技巧。送礼既然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
送礼要送给关键的人物,不能送给张三一点儿,再送给李四一点儿,王五也收到了一部分,分量太少、太轻了,肯定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而且,送的东西多了,人多嘴杂,难免泄露心机,给事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办事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权力,调查清楚谁对这件事情有绝对的裁决权。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要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所办的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如果把礼物送到了不起关键作用的人手里,那么可能就收不到相应的成效。
确定了给谁送之后,就要考虑送什么好。当然,这里所说的好,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侮准,而是以对方的喜好为依据。所以,送礼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对方的日常生活偏好,分析对方到底喜欢什么。比如说,有的人喜欢收藏,有的人喜欢烟酒,有的人干脆就认钱。对方喜欢什么,就给他送什么。因为只有送对方喜欢的东西,对方才会动心和动情;只有对方动了心,才会拿出精力为你办事。
当然,也有必要了解对方的禁忌,以免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一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说“苹果”跟“病故”谐音。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因此,一定要注意,送礼的时候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
确定好对方的喜好之后,就要考虑礼物的轻重得当。礼物太轻,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而增加办事的难度,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对方很可能婉言谢绝,或者即使收下了,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办事的分量轻重和利益大小,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比较密切,那么就应该多送一些。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对方费心和费周折以及所承担的责任风险。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送礼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这样对方才能接受。很多人送礼喜欢晚上送到家里,其实这未必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晚上很有可能对方不在家中,送去了礼物未必见着人,要不就是对方刚好有客人在家,带着礼物进去未免有些尴尬。所以最好的时间是早上未动身上班之前,或者是星期天的早上,对方起床但还没有动身出门之前。这个时候带礼物进门,既不怕遇到外人,又能找到要找的人,便于见面,便于说话。有些礼物在办公室里也可以送的,比如一些文化用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