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二章 胡雪岩的不足,后人要看到的事实(5)(2/2)
    面对自己一生的成功与失败,胡雪岩也曾经反思过。他认为自己之所以会落到惨败的境地,最大的原因还是自己。在胡雪岩的意识里,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害自己,也从来没有人可以帮自己。虽然当初王有龄和左宗棠都是他的靠山,但胡雪岩内心深处如果没有努力拼搏的勇气,就算再大的靠山也不能帮他成就一番功业。

    同样的道理,虽然李鸿章、盛宣怀等人不断寻找胡雪岩的把柄要将他置于死地,以达到打击左宗棠的目的。但如果胡雪岩自己可以做到事事谨慎,就不会给对方机会,更别提打倒他了。因此,在晚年时,胡雪岩不怪任何人,他只怪自己,因为自己才是要对全部结果负起责任的人。他的飞黄腾达是因为自己,富可敌国也是因为自己,凄然落幕更是因为自己。

    但同时,胡雪岩对于自己的结局又非常坦然地接受。他常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尽人事以听天命。在他的一生之中,没有错过任何的好机会。每次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他都会努力抓住,而机遇所能带来的结果他却无法掌控,这是“人事”与“天命”的差别。他只管付出努力,而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只能听天由命了。因此,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胡雪岩也没有捶胸顿足,因为他明白很多时候自己根本就过不了那些关口,不管自己怎么纠正错误,都会有不肯放过他的对手。而他已经“尽人事”,既然无可逃避,那就只能坦然地“听天命”了。

    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宿命论的成分,但仔细分析,却又可以看出胡雪岩“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思想。因为人可以掌控的只有过程,不能掌控事情的结果,所以胡雪岩只管自己努力,掌控他可以做到的过程,而至于最终的结局是什么,他都听之任之。

    在胡雪岩的遗言之中,还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天道忌满,人道忌全。这是胡雪岩对自己一生遭遇深层次原因的总结。当一个水库之中的水蓄得太满,就是要溢出来的时候了,所以天道不可以太满,而人道也不能求全。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胡雪岩觉得自己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人心总是贪婪不足的,人们总是想追求更多,希望可以在任何方面都达到“满”的状态,却忘记了“满”会带来的结果。做商人就要做到全国首富,做官就要做到一品大员,胡雪岩也曾经这么想过,因此他对生活总是不满足。一个人失去了知足的限度,就会不断索求,因此也会不断铤而走险。当胡雪岩还只是一个伙计的时候,他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生活过得非常安泰;当他成为一个老板的时候,钱庄的经营红红火火,他自己也很满意。可是随着财富的积累,他越来越希望可以得到更多,希望自己可以达到极致。而真的到了极致的那一天,伴随而来的便是从最高峰急速跌落,堕入深渊。

    这一生的得意与落魄,都印证着胡雪岩追求人生价值道路上的得与失,反映着他对人生或成功或失败的感悟。在百年之后,人们还热衷于研究他,正是因为胡雪岩的一生有太多启示让后人警醒。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该如何想如何做,可以明白人事、天命与成败的因果关系,更能深刻地理解一个人价值的真正所在。如果知道自己的一生可以成为这么生动的一本教材,让后世的人活得更清醒理智,胡雪岩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