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宽心做事,正确应对挫折和困难(1)
人处于社会之中,难免会遭遇坎坷挫折,不同的人面对挫折时有不同的心态,所得也截然不同。既然失败无可避免,那么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态,坦然地面对生活之中的得失便非常重要。胡雪岩在生意场上纵横驰骋,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但他也一样遭到很多次挫折,面对过很多的困难。在得意之时不放任自己,在失意之时能泰然处之,是胡雪岩区别于别的商人而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在人们努力学习他的成功之道时,胡雪岩面对危机的态度,更值得我们关注。
11.1 做事要有面子
在中国语言中,“面子”一词具有形象而生动的表述作用,它指出了人的自尊与形象是多么重要,就如同一个人的脸一样。如果没有了“面子”,这个人就失去了脸面,从而也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形象。事情做得好看,称之为“面子上有光”,意即皆大欢喜,所有人都喜笑颜开,脸面也自然更好看;而如果事情做得不好,则会“驳了面子”,让脸上挂不住。因此,国人非常注意自己的面子,也很在意给别人面子。
不管一个人混迹于官场还是商场,都需要得到尊严,因此是否有“面子”就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人努力的终极目标。而胡雪岩对于国人的这一特性非常了解,他一生之中都在为自己争面子,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己的生意范围,赢得更多的财富。但同时,胡雪岩并没有因此而驳了别人的面子,或者抢了别人的风头。他非常注重让别人也获得面子,他常说:做事要有面子,不能光顾着自己,还得照应到别人,否则自己也长久不了。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之下,胡雪岩向来都是宽容待人,对别人所犯的错误往往一笑置之。
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发家,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王有龄的提携。而王有龄之所以能够仕途坦荡,却也要感谢胡雪岩当初拼死资助的五百两银子。他们二人互利互惠,是属于互相成就的朋友关系。不管任何一方遭遇到了困难,另一方都会全力以赴地提供帮助;而任何一方要是没了面子,另一方也同样会拼尽全力为他找回来。
因为资助王有龄一事,胡雪岩在钱庄行业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排斥。他私自挪用了钱庄的公款给一个落魄之人,违背了钱庄业的规则。就算他信誓旦旦写下了欠条,表示一定要偿还,但一个小伙子的誓言又能值几多钱呢?因此,年轻的胡雪岩也难逃被扫地出门的结局。
在钱庄辞退了他,而王有龄还未能归来杭州的一段时间里,胡雪岩可谓尝尽了人间冷暖。因失去信誉,再也没有钱庄肯收留他做伙计,而为了保证家庭的生活所需,胡雪岩只能到处打零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