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 用心编织人际网(1)(2/2)
    在我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中,宋代之前的官僚体系所设立的权责划分非常明确,在不同级别的官员之间都有明确的统属关系,任何一个人都会被另外的一层关系监控,因此每个职位的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向自己的直属上级汇报就可以。但是从宋代以后,为了让官员之间形成牵制,互相监视对方的行为和权责,统治者有意设置了很多权责重复,甚至同属关系不明确的职位,这导致了很多职位的人权责不明。这一趋势到了清代则愈演愈烈,简直将权责不明的现状发展到了顶峰。以一个省份为单位,其中布政使和按察使分别作为省份最高级别的行政和监察司法长官,他们负责该省的主要事务。然而朝廷又会下派一名巡抚,以中央监察官的身份来插手该省的管理,名义上是为了协调布政使和按察使,而实际上却是为了牵制这两个职位的人,让他们不至于一方独大。按照清廷的规定,两个省要设立一名总督,负责管理这两个省的重大事务。一般来说,布政使、按察使和巡抚都会在省会驻扎,而如果该省的省会经济发达,较为繁荣,那么总督也会在这里驻扎。由此就会导致出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同驻一城,权力之间的互相牵制固然会很有效果,但同时也会出现权力重叠的现象,以至于矛盾不断。更有甚者,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会互相推诿。

    除了官僚体系的权责不明之外,清廷在军事管理上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当地政府所设立的武官系统是为了管理当地的军队,而驻扎在这里的军队中又会设立驻防将军,自成一套军事管理体系。正因为这种重复的管理体系,在一个军事重镇中会出现数位不同体系但权力和职位又相当的武将,而他们之间又没有互相统属的关系,导致没有人能够统一管理。这种体制导致在战事出现的时候,各级武官都会认为是对方的责任,以至于互相推卸职责。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因为不能统一调度,很难有一致的行动,竞争者之间便很容易设立诡计,在战场上陷害对方,导致战争失利。种种官场恶习,在军队之中亦复如是。

    面对冗杂而纷乱的清政府官僚体系,曾国藩深感头疼,因为他也是这个体系之中的一员。与自己的心腹幕僚赵烈文探讨这件事时,他说: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学会与别人相处,“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赵烈文向曾国藩请教:能够从如此境况之下获得成功,非一般人所为,而曾国藩却可以建立前无古人的功业,所凭借的是什么呢?曾国藩深思之后认为:自己和湘军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正是因为湘军是一个团结互助的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胡林翼。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