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年间,曾国藩曾经居丧在家,这一阶段他获得了难得的清净,可以耐心地思考很多问题,让他贯彻了很多从前不明的智慧。而在这一时期他也犯过一个大错误,差点让自己一生的前途都断送掉,那便是他主动伸手向朝廷要官。此事令清廷的统治者大为光火,认为曾国藩野心外露,幸而他自己也很快意识到了此举已经越界,因此及时挽回,才得以保住了自己的仕途。
此事之后,曾国藩一直都深刻地反省自己,经常拿此事来提醒自己一定要掌控好做事的度。至晚年时,他更是深刻检讨了自己当时的“不知进退”,以警醒后人。从这件事上,曾国藩顿悟到:“有求于上,应委婉而言”,他明白统治者并不喜欢官员们主动要求,因为这种要求不仅侵犯到了他们的权威,而且在无形之中夸赞了自己的功绩,形成对于清廷的影响。要想“颇得实惠,步步高升”,掌握好行事的度便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长期的总结之后,曾国藩对于自己和统治者之间的相处之道提出了四条铁律,这也是他的处世经中针对上级领导的基本态度。生杀予夺的皇帝在曾国藩面前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即便曾国藩是难得的将帅之才,有平乱之功,也依旧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因此,曾国藩与皇帝相处的第一态度便是逆来顺受,不管皇帝有任何的责怪,哪怕是误判,都要秉持着恭敬听从的态度,令统治者感受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尊重,从而减轻对于曾国藩的猜忌。
作为最高统治者,尤其是身处风云突变的乱世,清廷最担心的便是手握重兵的将帅有二心。曾国藩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就算是他权倾一时,属下拥立之心明显,他都没有想过要有越雷池之举,因此他对清廷的态度之二便是:誓死效忠。不管在任何情况之下,曾国藩都在表露自己的忠心,以剔除统治者对自己的不信任。因为他知道一旦统治者的信任消除,任何的职权与荣华也都会随之而去。朝廷可以忍受一个没有才能、没有品德的官员,而绝对不能忍受一个野心勃勃的官员,效忠是作为臣子的最大原则,也是统治者最为在意的原则。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