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在家守丧的时候,对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做过一次深入的剖析。宁静的乡间生活让他远离了喧嚣,从而可以静心思索,更多地去反省自己的得失。咸丰九年(1859)九月十六日,曾国藩给胡林翼写过一封信,在信中他引用了一句老僧之言:“唯忘机可以消众机”,而这句话又反复在他的日记里出现,说明曾国藩反复思索、深刻体会了话中的含义。
《庄子》中有言: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所谓的机心正是指世人的奸巧、虞诈之心,唯有远离这种心态才能让人变得笃实真诚,而唯有笃实真诚的人,才能“消众机”。曾国藩在日记里记述:“此话颇有意义,惭愧的是不能身体力行。”而他在此后一直坚持消除自己的奸诈之心,并坚信在上者倡而导之,人人都去遵循这样的人际关系准则,社会风气必然会归于淳朴。
在提升个人修养和胸怀的同时,作为官场中人,曾国藩也必然会遇到那些奸巧之徒,对这种人他坚持以诚换诚。他告诉曾国荃:“唯柔可以制刚狠之事,唯诚可以化顽梗之民。”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他又指出:“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深藏而不露一字,久之,善者劝,而不善者亦潜移而默转矣。”对于那些“不善”之人,曾国藩并没有直接采用鄙视、讥讽等行为令其难堪,他“深藏不露”地对待这种人,并努力以身作则,让“不善”之人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善”的影响而逐渐转变。这种认识不仅是为了个人,曾国藩更将其放大于整个国民性,在他的日记之中曾经记载:“一省风气系于督抚、司道及首府数人,此外官绅皆随风气而转移者也。”通过改变统领者的修养,希望可以让百姓都具备这种“善”的特质,扩大到整个国家民族,则为国家之幸。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