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做吸引贵人的人(7)
当谦虚成为一个人的品格,他就不会因为自己地位的高低变化对他人发生态度的转变,在曾国藩这里,一朝是他的贵人,便会永远被他当作贵人。穆彰阿是曾国藩的贵人,无论曾国藩的官职升到几品,他都毕恭毕敬地称穆彰阿为恩师。穆彰阿外出归京,曾国藩会上府问安。穆彰阿过生日,曾国藩会精心写作寿联作为祝寿礼物。不仅如此,平日学习每有所得,曾国藩就会告知穆彰阿。后来曾国藩扶摇直上,穆彰阿因事被贬,二人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国藩仍对穆彰阿恭恭敬敬,时常去府上探望。穆彰阿去世后,曾国藩还带着儿子去拜访穆彰阿的后人。
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官场之上多数人是拜高踩低,曾国藩不从俗流,一直恭敬待人,很快就为自己赢得了“重情义,擅为人”的好名声。此时,不用他上杆子寻找贵人,有才之士也自然会向他聚拢。曾国藩用谦虚换来了大家对他的认可。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按照清朝的制度,四品以下的官员做四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的官员就可以坐八人抬的绿呢轿,而曾国藩直到升为二品官都依然坐着蓝呢轿,除增加了两名护卫外,并没有增加其他的人手。谦虚,让他向同僚们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他为官是为做事,不为名利,他没有和别人争抢风头的意思。
后人龙梦荪在《曾文正公学案》中这样评价曾国藩的谦虚:“惟其谦虚也,故常以事理无尽,不致以才智自矜。其接物也,则小心翼翼,无一人之敢慢;其赴公也,兢兢业业,恐一事之或忽;以事务莫测,所推之或误也,则时思以博于人;以国事万端,才力未逮也,则举贤共图如不及。”只有将谦虚化为品格,人才能不断地用更高的标准衡量自己,用更广博的心胸对待他人,从而为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人越是向高位迈进,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就越是复杂,谦虚则是应对复杂局面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
2.5 修身,从吸引贵人到成为贵人
人要有进取精神,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登上人生的更高境界。曾国藩是一个不知满足的人,在翰林院的几年里,为了增长才干,他对自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唐鉴曾要曾国藩认真阅读《朱子全书》,曾国藩不仅读完该书,还给自己立下五个箴言。所谓做事先做人,这五个箴言都和修身息息相关,具体说来分别是:
立志
“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舆之以言。一息尚活,永矢弗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