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所有帮助和关心灾区的人们,你们像微尘一样散播在城市的上空,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汇成一股爱的河流,生生不息。或许在某个时候,你们放弃了自己一直所想要的东西,为灾区的人民奉献了很多,舍弃了,与此同时,我们也宽心了。看到了你们无私的支持,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再也不必害怕,黑夜即将远去,黎明就在前方。
地震这恶魔打不倒坚强的人民,灾难之中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舍与得之间,放宽我们的心,让曾经千疮百孔的心灵得到安慰,得到休憩。
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面对灾区中失去学校的儿童,总理泪流满面,他写下了这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以此来鼓励我们这一代人。没错,灾难来临的时候是最能考验人心的时候,这时候的一切,也许就成了一辈子的永恒,印在了历史的时刻。
此刻,灾区的人民永远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是我们关注的核心,也有很多我们去学习的品质——舍得与宽心。
青海玉树地震,最临近我们的一次地震,或许我们并不能体会那种感受,但我们会默默地关注,默默地祝福,默默地体会那一片舍得与宽心的故事。
宽厚的垫背
4月15日,在玉树州玉树县汽车站大院里,韩秋正在帮着消防官兵从废墟里搜寻生命。这片废墟是交通宾馆,毗连着汽车站。地震时,他抱着妻子阿金从宾馆的3层楼上跳下,拿自己当妻子的“垫背”。幸好两人都无大碍,受了轻伤,妻子随后被空军直升机送到西宁救治。而他却留下帮着救援。
算上这次玉树地震,韩秋和妻子经历了两次大地震。他们是四川眉山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眉山受到波及。那时,他走在马路上,妻子则正在下楼。房子没有塌,两人也未受伤。这次玉树地震,他们再次逃过一劫。
今年年初,53岁的韩秋和妻子与几个同乡结伴从眉山到玉树高原打工,修建公路。他们的驻地就在县交通宾馆。虽然挣钱不多,但是两人十分恩爱,在一起过得很幸福。
他们没想到,到了玉树之后,再次遇到地震。“真被震怕了,”韩秋说。
4月14日那天早上,第一次地震发生时,韩秋夫妇都被震醒了。因为以前有过这方面经历,他们俩从睡梦中猛地惊醒,跳起来就往门外冲。几秒后地震停了,他们折回了房间,以为地震已经过去,最多也就是余震,应该不会比第一次地震大了。他们不知道这次玉树地震是“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而汶川大地震是“主震—余震”型。
当第二次主震到来时,剧烈程度比第一次大得多。“快跑啊!”他立刻拉着妻子的手冲到门外走廊上,回头一眼望去,4层高的宾馆竟然已经塌了一半,眼看着他们所站的地方也要塌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