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口才篇(11)
在生活中,有的人看起来可能很讨厌,吝啬甚至狡诈,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有可能却是大方、热情、正直甚至善良的,这往往取决于我们观察对方的视角。因此,常常是看人的心态决定了看人的角度,看人的角度又决定了人的“好坏”。因此,要想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千万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轻易批评他人不可取
卡耐基说:“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许多人经常能发现身边朋友的过失并决意要帮助他改掉,但却很少想到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人们因观念不同而常有冲突。在面对这种观念差异的时候,不要轻信自己的判断能比对方高明,也不要轻易地去批评别人。因为严厉的批评是无益的,它只会迫使被批评者采取防卫的行动,使他刻意地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
已故美国实业家约翰·华纳梅克曾说:“早在30年前,我就懂得苛责他人是件愚蠢至极的事。因为光是怨上帝没赐给我过人的智慧,使我必须独自奋斗,克服天分上的缺点,就已经够我忙的了!”华纳克梅在年轻时就已深谙这层道理,这或许是他比普通人更成功的原因所在。
乔治·约翰逊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是约翰逊的职责之一。
据他反映,一旦发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用自己的职权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常常使受指正的工人感到不高兴,而且等他一离开,他们又会把帽子拿掉。为此,约翰逊决定改变管理的方式。
从那以后,当他看见有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帽子是否戴起来不舒服或是帽子尺寸不合适。同时他还用愉悦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做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了许多,也不再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我们知道,能够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批评里发现自己的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以利于自己的进步和成长。然而,这只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种提高修养的目标和方向。
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那些因好行为而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更久;那些因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则不论其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研究还表明,这个实验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