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逆境篇(1)
成功总在辛苦后
一般来说,成功就是艰辛之后的产物,就像风雨之后的阳光会更加温暖和美丽,艰苦之后的成功才是最宝贵和难求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就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有的人追求名和利,有的人追求心灵的安宁。当我们的目标与现实比较接近的时候,通常就容易获得成功,相反就容易遇到挫折。
于是,追求就有了两种结果,得到了想要的东西,除了说明努力的方向是对的之外,可能还有那么一点点幸运;如果错失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我们不可能事事都顺心如意,这个时候假如再自怨自艾、垂头丧气就太不合算了,等于是双倍的损失,这样做的结果只会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远。
面对没有实现的理想,最要紧的还是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在哪里,这样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因为从挫折中学习到的东西往往是最真切的,也最容易牢记于心,这样就减少了再次失败的机会。
所以说,失败有的时候也未必就是真的失败,它可能就是我们接近目标的必经之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不同的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奋斗史,无不是经历了失败之后才抵达自己的目的地,一帆风顺式的成功几乎是不存在的。
有这样一个人,1962年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从7岁那年开始,一种叫“成骨发育不全”的疾病改变了他的一生。一直到成年,他的身高也不足1.1米,手足无力,生活无法自理,形同一个废人。
13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发现他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就试着让他参加剧团的演出。当时的剧团,正需要一名像他这样的丑角演配角。剧团里有位小号演奏家叫布鲁内,在跟他合作几次之后,发现他在钢琴弹奏方面有着特殊的悟性,就把他推荐给打击乐演奏家洛马诺重点培养。在两位音乐家的帮助下,15岁那年,他推出了个人的第一张专辑《闪光》,优美的旋律加上残疾人的身份,一举轰动了法国音乐界。
在音乐的陶醉下,他忘记了的不便与痛苦。他的钢琴越弹越好,名气越来越大。从1987年开始,不到十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及纽约、伦敦、米兰、东京、巴黎等城市,成为名噪一时的世界级钢琴大家,他的名字叫米歇尔·贝楚齐亚尼。
有人问起贝楚齐亚尼成功的秘诀,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不幸的人,但幸运的是,我把握了命运给我的第二次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