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用快乐的心编织多彩的生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心相约: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2/2)
    码头的主要构件是用混凝土建造的大船,由一些很重的首尾相连的“箱子”组成,当它沉入海底后,能够经受住任何风浪的冲击。

    在发起进攻前,用潜艇将各种预制件运到登陆地点,先完成水下部分的建造,登陆时再完成水上部分。采用此办法,盟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造成了十余英里长的大型码头,可供几十万人的机械化部队登陆使用。

    万万没想到盟军会从诺曼底登陆的德队,在这次战役中被打得措手不及、晕头转向。

    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作为辉煌的战例被载入了世界军事史册。

    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作为这一创新构想的提出者,并不是其他人,而是巴顿将军。在我们的印象中,将军的主要智慧大都是在打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来,怎么还能提出这样一个带有创造发明性质的构想呢?

    这一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都有自己所看不到的创造性想法和创新潜能,只要你用心去挖掘,这份潜能就有可能被挖掘出来。

    一提到天才、创造者,我们往往都会羡慕不已。可是你是否想过,自己也可以是一个天才的创造者。很久以来,我们只忙着对那些发明家、创造者顶礼膜拜,却似乎把自己也有创造的潜能这件事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你应该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我们就是天才!我们也能像爱因斯坦一样创造,如果崇尚“没有什么不可能”,就能创造出人们想象不到的奇迹。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被誉为“把美国带到轮子上的人”。

    一次,他想制造一种v8型的发动机。当他把这个想法跟工程师交流时,工程师们都认为这只能在图纸上设计,但绝对不可能在现实中制造出来。尽管工程师已经表示出了无能为力,但福特仍然坚持说:

    “想办法制造出来。”

    工程师们迫于无奈,很不情愿地开始了尝试。几个月后,他们给福特的回答是:

    “我们无能为力了。”

    可福特还是说:

    “继续尝试!”

    一年多过去了,依然毫无结果。所有的工程师都觉得无论如何都该放弃了,但福特仍然坚持“必须做出来”。就在这时,有一位工程师突发灵感,竟然找到了解决办法。福特终于制造出了“绝不可能”成功的v8型发动机。

    为何工程师们认为“绝不可能”的问题,却在福特的“逼迫”之下最终解决了呢?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永不满足。把“不可能”的戒律放在一边,而只想我自己是否完全尽力,是否想尽了一切办法,穷尽了一切可能。

    如果我们的心不满足现状,那么我们的头脑就能够保持快速高效的运转,千方百计解决一切“不可能”的问题。只有不满足,才有进取的动力,才会有改变现状的创新结果。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