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用快乐的心编织多彩的生活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心相约:不要有太多的欲望
    心相约:不要有太多的

    人生是复杂的,但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应该取得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不该取得的就应该毅然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把生命之舟驾驭好,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课题:学会放弃!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后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有且有私心的。我们说某个人无私,也并不能表明这个人就完全没有私心,只是他(她)在道德和理性的指导下,能够更多地替别人着想,而放弃自己的一些东西。客观地讲,“私心”是人人皆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确实是有事实根据的。

    大思想家荀子曾说:“人生而有欲。”与人的生命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人的一生都为所纠缠、所苦恼。本身无可厚非,只是的层次和道德的境界不同而已,关键在于对待它的态度。有人肆意妄为,有人恪守规则。这世界上值得我们追求羡慕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是生命运动的动力,没有,就不会有需求,没有需求,就不会有发展。所以人的也就没有止境。但是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回头,要有所自律,有所节制。不然,发展成为贪婪,就会在中沉沦,迷失方向。

    “人到无求品自高”,人无所求则不阿。做到对一切名利无动于衷,就是真正的最高的定力。有所欲求,何得刚正?曾子也说:“求于人者畏于人。”真正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养成“弃天下名利如敝屣”,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无欲”不是指一点也没有,像个木头人或非出家不可,而是说不该有过分的——贪欲。没有贪欲,就可以做到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至大至刚。

    而一旦有了贪欲,不是“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刚毅呢?

    在“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的时代,贪污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其根源和背景固然是相当复杂,但从贪污者个体的情况来看,无一不是因为欲壑难填而造成的。不管你职位有多高,资历有多老,一旦陷入贪得无厌的之中,就会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身败名裂,还有什么刚毅可言呢?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腐倡廉也就是节制贪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