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让范仲淹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下定决心离开朱家独立生活,于是匆匆收拾了行囊,带上琴剑,不顾母亲的阻拦,毅然辞别了养育他21年的朱家,前往南京求学。
求学期间的范仲淹完全放弃了朱家的资助,自己养活自己,而他只是一介书生,因此日子过得特别清苦。但这并没有让范仲淹觉得生活艰难,因为他一直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每天彻夜苦读的范仲淹总是在别人起床的时候,才和衣躺一会儿。他吃饭也特别简单,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昼夜不停地苦读,五年来都未曾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极点,就用凉水洗脸,来驱除倦意,这种常人无法忍受的日子,范仲淹却自得其乐。
有一位同学发现范仲淹的生活过得如此艰难,深受感动,他回家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并叫人给范仲淹送来很多饭菜。可是几天之后,这名同学再去看,那些食物却还在那里。同学问:“这都是送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作揖说:“我很感激你的好意,但是我已经习惯了粗茶淡饭的生活,如果现在让我享受了这种丰盛的饭菜,以后我还怎么能喝下粥呢?”
一直坚持寒窗苦读的范仲淹,坚定地相信自己不会永远这么贫困下去,因为他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五年过去了,范仲淹终于成为了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而又擅长诗文的人。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参加了科举考试,一举便考中了进士。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范仲淹将自己的母亲接了过来,赡养侍奉,也恢复了自己的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步入仕途。范仲淹以天下安危为己任,官至宰相。他的所作所为,都赢得了后人的敬仰,在他去世之后,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都会有很多百姓为他建立祠堂,每当祭奠时,都会有很多人涌到他的祠堂之中拜祭。当时的人们都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他,历代仁人志士也纷纷以范仲淹这位北宋名臣为楷模,学习和效法。
挑战敲门声
承受生活的磨难,是向命运发起挑战的基础,当一个人可以坦然地接受这些磨难时,就说明他已经开始积累挑战的勇气和力量了。
当一个人不被命运所青睐的时候,他将会承受各种各样的磨难。不管是幼年失去父亲,还是青年出外求学,都是范仲淹所面临的挑战。如果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也许会寂寂无名地度过这一生,但他不是。
范仲淹的刻苦求学精神已经达到了很多人无法企及的程度,在经过多年的积累之后,他不仅有了远大的志向,更有了渊博的知识,而经历磨炼之后更让他拥有了高尚的品格。在仕途之中不仅成就辉煌,而且真正为国为民,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赞誉,成为彪炳千秋的典范。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有在冰天雪地之中隐忍坚持,才能让梅花灿然开放,才能让它显得更加芬芳。对于困境之中的人来说,将磨难变成前进的动力,也必然能够创造出骄人的成就。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